头痛:看着简单,证型多;依据经络气血津液,从八个方面辩证论治
头痛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
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头痛的病因可有神经功能性、血管性、损伤性、中毒性、感染性、颅内压性、脑膜性、鼻窦及眼原性等。由于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临床上最常见的头痛为神经功能性的头痛。病人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头痛的部位在头顶中央(或不固定),情绪波动与头痛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头痛中医称之为脑风、头风、骨风等
因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络皆循头面,厥阴经上会于巅顶,故头痛可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而分类。一般而言,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太阳经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头痛的病因虽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可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头痛可分为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等。现分述如下

1.风寒头痛
此种头痛,痛连项背,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微恶风塞,口不渴。治疗方法以祛风散寒为宜。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

2.风热头痛
头痛如裹,恶风发热,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尿赤。治疗方法以祛风清热为宜。可用桑菊饮加减治疗。

3.风湿头痛
头痛如裂,昏胀沉重,身重倦息,胸闷纳呆,大便溏薄。治疗方法以祛风胜湿为宜。可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之。

4.肝阳头痛
病人表现为头目胀痛、头昏眩晕、心烦易怒睡眠不宁,或有口苦涩痛、面赤如火、咽干口燥。治疗方法以平肝潜阳为主;肝郁者兼疏肝;肝火旺者兼清肝;阴虚者兼养阴。可用天麻钧藤饮加减治疗。

5.肾虚头痛
病人表现为头脑空痛、眩晕耳鸣、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肾阴虚者更可见烦热升火,舌红;肾阳虚者更可见畏寒肢冷,舌淡胖。治则宜补肾益精。偏肾阳虚者则治以补肾助阳;偏肾阴虚者,治宜补肾养阴。肾阳虚者用右归丸、肾阴虚者用左归丸治疗。

6.气血虚头痛
病人表现为头痛头晕,不甚剧烈,但缠绵日久,过劳则甚,神疲乏力,胃纳不佳,心悸气短等。治疗方法以补益气血为主。可用八珍汤治疗。

7.痰浊头痛
病人表现为头痛时作,昏蒙沉重,胸脘满闷,可呕吐痰涎。治疗方法以健脾化痰、祛风平肝为主。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

8.瘀血头痛
病人表现为头痛如刺,时时发作,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经久不愈,或有头部外伤史,舌有瘀点。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为主。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之。

【作者寄语】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梅小护科普,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如需了解具体运用,可关注@古今医案研读,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