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吗?开门┋老年人颞部头疼、“青筋暴露”,警惕巨细胞动脉炎!
撰稿人:张晨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
审核专家:罗莉,新疆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向来慈眉善目的刘奶奶近几月变得表情严肃,双鬓青筋暴露,听家人说是因为被头疼折磨得寝食难安的缘故,刚开始以为是高血压,后来觉得是脑袋的问题,辗转了心内科、神经内科排查了好多疾病都无济于事。近来刘奶奶又出现眼睛突然失明,嘴巴不敢嚼东西,这才到风湿免疫科确诊了巨细胞动脉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刘奶奶又恢复了慈祥的微笑。

一、什么是巨细胞动脉炎?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是一种以病理特征命名的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血管炎。1890年由Hutchinon首次对该病进行了报道,早期发现多数患者以颞动脉受累为主,伴有颞部疼痛、头皮及颞动脉触痛,又称为颞动脉炎。近年来研究发现几乎全身血管均可受累,主要侵犯弹力膜发育良好的大、中动脉,造成类似肉芽肿样炎症和全层动脉炎。本病本是一种罕见病,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如不及时诊断,延误治疗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该病并不少见,常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
二、巨细胞动脉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多样性,取决于血管侵犯的范围。
1.典型临床表现为颞部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三联征:
(1)头痛是GCA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颞侧搏动性头痛,咀嚼时加重,颞浅动脉增粗变硬,局部压痛,搏动减弱或消失。
(2)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表现为咀嚼时咀嚼肌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又称颌跛行(jawclaudication);该症状对GCA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约50%患者可出现。
(3)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一过性黑蒙、复视、幻视、眼痛、短暂失明或永久失明。
2.GCA早期可表现为:双上肢血压不对称、无脉、血管杂音、短暂性脑缺血(TIA)、脑卒中等;GCA患者的胸主动脉瘤发病率>3%,其危险性是普通人的17倍,尤其是伴有严重血管炎症和高血压的患者,在诊断GCA后平均7年(0~20年)出现,约1/3患者可无任何不适。
3.GCA典型症状包括:
(1)不明原因低热、乏力、体重下降;
(2)常合并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 PMR),即有颈、肩胛带及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的综合征。GCA和PMR发病年龄相似,40%~60%GCA患者合并PMR,20%~40%GCA患者以PMR为首发症状。
(3)GCA虽然很少侵及肺血管,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4)神经系统表现有单一性或多发性神经炎,脑卒中好发于椎动脉异常(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不同于因动脉粥样硬化而致的脑血管事件。
三、如何诊断巨细胞动脉炎
5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无可解释的发热、倦怠、消瘦、贫血、血沉>50mm/h;新近发生的头痛、视力障碍,出现黑矇、视力模糊、复视、失明,或其他颅动脉供血不足征象,如咀嚼肌间歇性动脉障碍、耳鸣、眩晕等;或出现风湿性多肌痛症候群等均应疑及本病,抓紧作进一步检查,如颞动脉造影、颞动脉活检,以确定诊断。
2022年,ACR和EULAR提出GCA新的分类标准:

四、巨细胞动脉炎的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GCA的一线药物,为进一步控制血管炎症、减少激素用量及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应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难治性、复发性、或存在激素相关性严重不良反应的GCA患者,可使用生物制剂治疗。IL-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对新发/复发GCA患者疗效显著。
五、小结
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头痛,额头青筋暴露,眼睛出现黑矇、视力模糊、复视、失明、咀嚼肌间歇性动脉障碍,以及全身性乏力,发热等症状时,要警惕巨细胞动脉炎,尽早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
参考文献:
[1]赵娟,张卓莉,赵娟,张卓莉2021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南:巨细胞动脉炎和多发性大动脉炎处理《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2,26(03)10.3760/cma.j.cn141217-20211117-00467.
[2]王培,冯学兵,段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