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痒、油、干,有头皮屑,怎么办?
1.头痒怎么办?
哪种因素和经常头痒最相关?个人体质?洗头次数?洗发水?
答:个人体质和经常头痒最相关。头痒就挠治标不治本,挠破皮肤反而有害;可用手指肚轻轻敲打按摩。
止痒洗发方
材料:香附、侧伯叶颗粒剂各20克;
用法:加入200毫升洗发液中搅匀,每周使用2-3次;
作用:消炎、止痒。香附、侧柏有凉血解毒去头屑的作用。香附、侧柏泡酒、煮水擦拭头皮均可止痒。
2.又油又痒怎么办?
中医认为头发又油又痒的原因是什么?湿热?血虚?血瘀?
答:中医认为头发又油又痒的原因是湿热。增加洗头次数并不能缓解头发又油又痒,反而会让头发更油更痒。头发又油又痒不适合用碱水洗头。
去头油外敷方
材料:苦参、黄柏、白鲜皮、何首乌、当归各10克;
用法:煎水外敷,每周两次;
作用:缓解头发油腻。
代茶饮:连翘赤小豆汤
材料:红小豆、连翘各10克;
用法:红小豆打粉加连翘,开水冲泡30分钟后饮用;
作用:缓解头发又油又痒
3.头皮屑多怎么办?
中医认为头皮屑多与体内湿热有关。
茵陈蒿汤
材料:茵陈10克、栀子10克、黄连6克、黄柏10克;
用法:煎汤、每天一剂、早晚分服;
作用:缓解头发油、痒、头皮屑多。
4.头发干且皮屑多怎么办?
导致头发干且头皮屑多的原因是什么?
喝水少?偏食?睡眠少?
答:中医认为头发干、头皮屑多与脾胃有关系,导致头发干且头皮屑多的原因是偏食。头发健康需要均衡饮食。
缓解血虚风燥引起的头发干头皮屑多的中成药-当归饮子丸。
...延伸阅读:当归饮子汤/丸
方剂来源:最早见于南宋·严用和《济生方》
组咸与用法: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防风、白蒺藜、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主治:疥癣,湿毒瘙痒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荨麻疹,毛发红糠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鱼鳞病,湿疹,干燥性皮肤病,斑秃等病症。
例如:
(1)荨麻疹
治疗56例。其中气血两虚型30例,湿热夹杂型8 例,气虚血瘀型3例,阴虚血燥型工0例,寒湿中阻型5例。5天为1疗 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第一疗程,痊愈29例,好转16例;第二疗程,痊愈40例,好转工2例。其中气血两虚型治愈27例,好转3例(《铁道医学》1988年第4期)。
(2)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本方去川芎、荆芥,加鸡血藤、夜交藤、茯神、远志治疗。结果:服药7剂,瘙痒减轻;续进14剂,痒止病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期)。
(3)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本方加红花、白术、茯苓、夜交藤、红参治疗。结果;服药20剂,瘙痒大减,局部皮损由灰白转为淡红,面积缩小,再服7剂,皮损完全消退,局部无不适而痊愈(<辽宁中医杂志》 1987年第1期)。
(4)鱼鳞病
本方去白蒺藜、川芎、荆芥,加红花、玄参、太子参、苍术、龟板治疗。结果:服药30剂,部分鳞屑游离脱落,皮肤渐变柔润、松软,微汗,又服30剂,鳞屑消退,肤色转淡红有汗,再服六味地黄丸3个月,肤色如常,病愈(《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期)。
(5)毛发红糠疹
本方加鸡血藤、菟丝子、丹参、苍术、白术、山药、白鲜皮治疗。结果:服药20剂后,皮疹停止发展,且开始变薄变软,续进20剂,并用此方外洗患部,40剂后皮疹大部分消失,颜色变淡。续服工0剂,临床痊愈(《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6)湿疹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20剂,双手掌皮肤红肿消退,丘疹小水疱渐退,瘙痒好转。随访4年未复发(《河北中医》1989年第 5期)。
(7)干燥性皮肤病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10剂,鱼鳞脱落,皮肤润泽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河北中医》1989年第5期)。
(8)斑秃
治疗7例。结果:痊愈6例,脱发2—4个月,现头发全部长出,色泽黑,恢复到病前状态,停药以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无效 1例(<四川中医》1989年第8期)。
(9)老年性瘙痒症
本方加红花、钩藤、石决明,治疗病已工10余年患者。结果获愈(《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工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的缠绵日久之各种皮肤病。
方用当归、生地黄等养血活血、养阴生津,配以白蒺藜、荆芥、防风等祛风止痒,黄芪补气固表,配合当归益气生血;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干燥或红肿,丘疹等,为其辨证要点;
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临床应用时可适当加入宁心安神之品,如酸枣仁、朱茯神、夜交藤、合欢皮、远志,或牡蛎、灵磁石、代赭石等,以增强其疗效。凡气虚者,可加党参、白术,阴虚者,加丹皮、元参;湿热甚者,加黄芩、土茯苓,寒湿甚者,加吴荣萸、肉桂,血瘀者,加赤芍、丹参。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重订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由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 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 、荆芥、何首乌 、黄耆(去芦)、甘草组成,功能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瘩瘤。
(2)《太平圣惠方》当归饮子,由当归、川芎、阿胶、豆豉、桑寄生、葱白组成,功能养血安胎,主治妊娠胎动,心烦热闷等症。 .
(3)《证治准绳》当归饮子,由当归、大黄:柴胡、人参、黄芩、甘草、芍药、滑石组成,功能清热祛风,补气养血,主治目泪不止等症.
(4)《普济方》卷三五五,当归饮子,由当归、柴胡、人参、半夏、白芍药、黄芩、甘草组成,主治妇人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搦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满疼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5)《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当归饮子,由当归、生地黄、白蒺藜、荆芥、赤芍、连翘、金银花、僵蚕组成。主治干疥,沙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