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普】常见的儿童面部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白色糠疹!如何治疗与预防?
白色糠疹(pityriasis alba)又名面部单纯糠疹、单纯糠疹、面部干性糠疹、链球菌性糠疹、链球菌性红斑,俗称桃花癣、虫斑。是一种好发于儿童面部的轻度炎症性皮肤病。以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淡白斑,覆糠状鱗屑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皮疹可自行消退,但可复发。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无传染性,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春季多见,但夏秋及冬季也可发生。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白色糠疹的发生可能与微生物如糠秕马拉色菌有关,但未能培养或分离出细菌、真菌或病毒,也未能证明与蛔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有关。白色糠疹有时为特应性皮炎的一种表现。
诱发因素
1、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
2、经常受到风吹日晒;
3、患处使用肥皂清洁,或清洁过度;
4、皮肤干燥,皮肤的保水能力下降。
临床表现
白色糠疹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不大清楚的轻度色素脱失斑,表面覆以干燥性细糠状白屑。皮损初期为红斑,边缘可能稍隆起,然后红斑完全消退,留下边缘清楚或不太清楚的轻度色素减退的苍白色斑,伴有干燥性细糠状白色鳞屑,与正常皮肤或晒黑后皮肤自身对比则浅色斑显得更明显。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
皮疹可单个发生,也可多个出现,大小不一,直径0.5~2cm直径,躯干部可比头面部更大。单个皮损多为圆形、椭圆形或略不规则形的斑片、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表面覆以细薄的糠状鳞屑。儿童的皮损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口周、下巴和面颊。20%的患儿分布于颈部、前臂及肩胛等。少数病人的皮损面部很少而分散在躯干和四肢。
鉴别诊断
1、白癜风
指盖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瓷白色或乳白色色素减退斑,界线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常发生于皮肤暴露部位、经常摩擦和皱褶部位。白色糠疹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为面部局部的色素减退斑,皮损边缘境界不清,表面常有细碎鳞屑。伍德灯下也极易鉴别。
2、花斑糠疹
花斑糠疹夏季发病,损害常见于颈、躯干等,婴儿多见于前额,为圆形或卵圆形浅色斑,表面多有鳞屑,真菌镜检阳性。
3、贫血痣
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组织发育异常,表现为局限性淡白斑,摩擦或遇热后白斑周围的皮肤可充血发红,而白斑本身不变。在出生时或儿童时期发生,终生不退。
4、银屑病
白色糠疹分布于躯干的早期红斑容易被误诊为银屑病,但是皮损的分布,相对鳞屑很少可以排除银屑病。银屑病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主要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边界清楚,鳞屑较厚,可广泛分布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5、花斑癣
皮损类似,好发于躯干部位;真菌直接镜检阳性。
6、其他
麻风和蕈样肉芽肿的皮损偶尔类似于白色糠疹,需通过组织病理检查、随访等,有时需反复活检才能鉴别。
治疗原则
白色糠疹可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但是应注意避免过度清洗。同时可外用一些温和药物加以保护,有助于减轻病情。
药物治疗
1、外用润肤霜
如硅油霜、5%尿素软膏、5%硫磺霜、1%金霉素软膏、2%水杨酸软膏等均有效。
2、外用糖皮质激素和焦油糊剂
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霜,但是在红斑炎症期可以使用弱糖皮质激素霜剂及温和的焦油糊剂。
3、全身用药
(1)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或多种维生素胶丸。
(2)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服用甲氧沙林加UVA(长波紫外线)治疗。
预后
白色糠疹是一种慢性疾病,皮损多数可持续数日至数月,有的鳞屑完全消退后,色素减退性白斑仍可持续1年或更久,一批新的损害可能不时地复发。本病预后良好,皮损可自然痊愈。
本病可复发,应做好防晒、皮肤补水等措施,注意预防。
生活管理
1、保持面部清洁,勿用碱性过强肥皂洗浴。
2、在发病季节保持脸部皮肤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洗脸后适当涂些护肤产品以保护皮肤。
3、白色糠疹患者宜多摄入维生素,补充适量的蛋白质,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
END
免责声明:此图文素材部分采集于网络,仅做科普与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版权,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关注我哦!临床皮肤病、医美知识在线咨询、沟通与交流,相关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