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中药vs中成药:傻傻分不清?
世界药师日的由来:每年的9月25日,是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创立的世界药师日。世界药师日诞生于200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的第79届世界药学大会,是全球药学教育、科研和实践工作者共同的节 日,旨在通过促进药学教育、科研和实践的进步来支持全球健康,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安全、有效、优质和负担得起的药品和健 康技术,以及药师与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协作提供的药学服务。在世界各地,每逢世界药师日,人们会通过各种不同的仪式来感谢药师们的不懈努力和贡献。药师们也会来到公众和患者身边,开展公益性药学服务活动,近距离宣传合理用药知识,让大众真正体验到药师提供的帮助能有效解决实际用药问题。
在门诊药房发药时
经常会有患者问:
药师您看
这一堆中药可以和这些中成药一起服用吗?
会不会有什么禁忌?
需不需要隔半小时服用呀?
中成药不就是中药吗?
医生干嘛给我开了中成药还给我开中药呢?
……
如今
许多中成药因其服用以及携带方便,用途广泛
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
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中药和中成药的区别
甚至有人将两者混为一谈
认为中成药就应该是纯中药制剂
其实不然
那么
中药与中成药到底有什么区别?
中药汤剂与中成药能否同时服用呢?
何为中药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根据中草药目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解表药:如细辛、桂枝、防风、羌活、荆芥等。
👉清热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柴胡、板蓝根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如川贝、浙贝、桔梗等。
👉平肝息风药:如天麻、勾藤、僵蚕等。
👉祛风湿药:如羌活、独活、木瓜等。
👉活血化淤药:如当归、红花、牛膝等。
👉行气药:如木香、陈皮、枳壳等。
👉止血药:如茜草、白及等。
👉芳香化湿药:如砂仁、佩兰等。
👉消食药:如莱菔子、鸡内金等。
👉利水渗湿药:如车前子、金钱草、泽泻等。
👉安神药:如五味子、远志、酸枣仁等。
👉补虚药:如麦冬、熟地黄、黄芪、白术等。
👉泻下药:如郁李仁、火麻仁等。
何为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成为各种制剂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多种不同剂型。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但是,目前,中成药加入西药成分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可能很少去注意和重视它。在我国批准的9000多种中成药里,有200多种属于中西药的复方制剂。
比如维C银翘片等中成感冒药里,就含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抗过敏药氯苯那敏(扑尔敏),再比如降糖中成药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优降糖)。
因此,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成药就是纯中药,一定要看清药物成分,因为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如果医生同时开了中药和中成药,不要轻易就认为医生是重复用药了。如果您对正在服用的药物仍有疑惑,应及时地向医生或者药师寻求帮助,咨询专业意见。
如今,许多老年人往往是数病相兼,病情复杂,去一次医院,常常是大包小包药物拎回家,有的是中成药,有的又是中药……到底该怎么吃呢?这真的是令人苦恼不已呀。
作为普通老百姓,为了尽量避免药品对人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在用药之前,请一定要掌握以下几条注意事项。
☑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如果医生同时开了中药和中成药,那就要严格按照医嘱,具体何时以何剂量服用药物。这是因为医生会依据按照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不同,制定符合患者的用药方案。至于中药和中成药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等等问题,医生在用药交代过程都会告知您正确的用药方法。但是,如果您忘记了,或者对用药方法、用药剂量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或者药师咨询。
☑读懂药品说明书
拿到中成药后,首先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物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对症人群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再依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服用该中成药。
☑注意中成药中的组成成分,避免叠加用药
如果发现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与中药汤剂的成分一样,此时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造成用药重复,药量会偏大,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还可能出现降低疗效、增加毒副作用、引起沉淀或过敏反应、影响体内酶代谢或破坏酶的作用等不良反应。若出现此类情况,使用该药品前请务必咨询医师或药师。另外,如果中药汤剂与中成药的治疗方面不同,同时服用,则会相互加强,发挥协同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避免盲目、长时间使用
不要错误地认为中成药和中药汤剂无毒副作用 ,记住 是药三分毒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只是与西药相比,其毒副作用可能会相对较小,但不等于绝对没有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蓄积中毒。
☑避免经验用药以及随意自行服药
用什么药,一定要知道用药的目的是什么,诊断不明确就不能乱用药,更不能跟风用药。很多人会依据自己对药名的简单理解以及以往的亲身经验,私自搭配用药,没有经过辨证就自行到药店购买中药调理,以上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因为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中医药理论训练,并不熟悉中医药理论,对所选用中成药以及中草药又缺乏辨证,自行去搭配药物的话,极其容易望文生义,可能会造成配伍禁忌等不良后果。这种做法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用药安全隐患。因此,如果没有经过医生临床诊断,切不可自己随意服用中药和中成药。
小总结
中成药不等同于中药,
是否能同服须看医嘱,
中药和中成药也是药,
是药三分毒,不可忘,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
切勿随意自行去服药。
参考文献
[1]张匀.别以为中成药都是纯中药[J].长寿,2018(10):1.
[2]向宇.中药和中成药,有何区别[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1(01):1.
[3]赵华叶.别忽视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J].家庭中医药,2015(3):3.
来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梁国润
编辑:温嘉林
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涨知识】螺蛳粉的臭,是闻出来的,还是尝出来的?
【科普】喝粥能养胃?发烧捂汗好得快?这20个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真的健康吗?
【提醒】未正确佩戴口罩,致多人交叉感染!你真的戴对口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