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成药停产(附名单)
02
发展面临的「尴尬」
中成药这些年在医院使用受到了很多监管,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主要还和疗效慢有关。另外,还与前几年个别中成药企过度推广相关。上述药企人士说。
综合来看,在这些撤网的中成药品种中,中药注射剂占据不小的篇幅。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受医保目录限制使用范围、限制门诊输液、临床应用重点监控等政策的影响,产业发展有所受限,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药注射剂已经由2016年的超1000亿元下滑至2021年的500亿元左右。
同时,中药注射剂还面临因不良反应等因素导致政策对其监管的不断收紧。
赛柏蓝不完全统计发现,2021年医保目录中,被限定在二级以上医院才能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数量已经达到40个(具体见文末附件)。
《2021年药品目录》附件中成药成分中,明确规定了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一批注射剂的使用限制和其使用条件,如清开灵注射液,除了要求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外,还需要满足并有急性中风偏瘫患者和上呼吸感染、肺炎导致的高热患者。
在院内市场,中成药也曾面临被拒绝的现实。
例如,2020年12月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在官网发布《关于接收新药资料申报的通知》,根据该院临床诊疗需要,决定在12月1日至12月7日接收新药资料申报。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申报品种接收范围和原则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明确,原则上是四川药械采购与监督平台已挂网品种,范围不限定,但不包括中成药。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终端中成药市场规模近300亿元,同比下滑12.48%;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中调入的30个独家中成药价格降幅超过25%。
销量下滑,中成药的销售同样面临掣肘。
03
中成药集采加速市场洗牌
虽然中成药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但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中医药行业发展,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等。
与此同时,中成药集采也如期而至。
9月,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2022年第1号)》,湖北牵头的第二批中成药联盟集采正式开始。
湖北牵头的第二批中成药联盟集采已经覆盖了30个省(市、自治区),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也正式成立。
在此之前,山东、北京两省还开展了单省中成药集采。2021年,广东等6省中成药集采及湖北等19省中成药集采已经完成。
国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中药材价格的波动性和独家品种的多样性为中药领域的集采带来了难度,因此不能照搬化药集采模式,而要开拓新的集采思路和集采模式。未来中成药集采有望步入常态化,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集采或将逐步跟进。
目前,湖北牵头的第二批中成药集采已经开始报量,有望纳入更多中成药企业,中成药面临的撤网已经不是仅有的难题。中成药集采大潮来袭,市场有望加速洗牌。
附:部分撤网公示表

40个中药注射剂限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对申请撤废药品取消中标挂网资格有关事宜的通知(第45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