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中药调理的同时还需吃优甲乐吗?如何加减服用优甲乐
在我接诊的甲状腺患者中,好多人都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徐主任,我在服您开的中药的同时,能不能同时吃西药,比如优甲乐?这其实是中西医能否结合的问题。
我对中西医结合的看法
西医学经过系统的发展,其在促进健康维护生命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抛开社会问题,我只从医疗效果这一点来讲:随着西医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局部、不见全体,增加误诊几率,加重医患矛盾,并进一步增加医疗负担,妨碍医学目的的达成。
这是西医,我们回头再来看中医。中医药学,当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但它依然存在有问题,比如理论研究和表达缺乏创新,与现代科学的融通不够,缺乏必要的令人信服的临床数据,在治疗疾病方面还存在着局限性、不确定性,还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
因此,两种医学体系有效结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不仅是促进人民健康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必然要求。

中西医结合治甲状腺结节
这里讲的结合,其实还在最低的层面,即药物同时服用的层面。给大家看一个病案。
45岁的贾女士,因颈部肿胀不适,同时伴随畏寒和水肿半个多月,寻到我来问诊。
体格壮硕的贾女士,刻下表现的症状跟她的外表判若两人:
畏寒、四肢不温,面部浮肿有压痛,双下肢浮肿,腹部胀满,颈部肿胀不适有压痛,咳嗽痰多,白黏痰,乏力疲倦,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性欲减退,目千口干,皮肤干燥,纳可眠浅,小便黄,大便黏腻不成形,无力排出,每日1次。月经量少色可,血块多,伴有小腹冷痛、乳房胀痛、腰酸。
真是全身都不舒服。察其舌苔脉象:舌淡,苔白,脉沉细。
同时参照她随身带来的甲状腺功能五项报告和彩超报告——甲状腺实质不均伴左叶结节,结节大小0.8cmx0.6cm,子宫群发性良性肌瘤,乳腺增生。
忽略掉西医的诊断结果,直接以中医的理论来诊断:癭病,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根据辨证,制方如下:仙茅、淫羊藿、太子参、麸炒白术、猪苓、茯苓、泽兰、泽泻、川牛膝、盐车前子、冬瓜皮、冬瓜子、醋香附、蜜甘草、补骨脂、浙贝母、连翘、猫爪草、山慈菇、远志等。30剂。
并让贾女士服用优甲乐每日0.5片。同时叮嘱她注意控制体重,禁食海产品、辛辣刺激、煎炸食物及坚果等。她尴尬一笑:说的那些东西,都是她所好的。

二诊的转变
月余后二诊,不经意地打量了一下身材,跟她初诊时的壮硕相比,明显有些减重。
这算是一位听话的患者。
这次贾女士反馈说,四肢浮肿较之前好转,四肢不温缓解,乏力疲倦改善,咳痰减少,腹胀减轻,仍有面部浮肿、畏寒、皮肤干燥、咽部不适症状,纳可眠易醒,小便黄,大便成形,日1次。体重无变化,月经量少,有血块,痛经减轻,乳房胀痛。
再次察其舌苔脉象:舌红胖边齿痕,苔薄白,脉滑。
然后制方如下:太子参、仙茅、麸炒白术、猪苓、茯苓、淫羊藿、泽兰、川牛膝、泽泻、盐车叶等。优甲乐每日75μg、50 μg交替服用——关于这种用法的原因,我会在最后讲。
为节省篇幅,在此我省去了三四诊的问诊过程,直接给大家讲第五诊:
第五诊的变化
这一次的贾女士,身形明显纤细了不少——看来她一直很听话,一直在减重。
走到这一疗程的贾女士,言谈之间的神情,已然轻松了不少。她说已无明显不适,吃饭睡觉都不错,大小便也调和了。月经色量可,无血块,无不适。
舌红,苔白,脉沉细。甲状腺功能: FT3 2. 58 pg/ mL,FT41.06 ng/dL, TSH 1. 8770 uIU/mL,Anti-TPO33.01 IU/mL,Anti-TG 11.27 IU/mL。
彩超显示,结节已经由原来的0.8cmx0.6cm大小,缩小为0.3cmx0.2cm,恶变的威胁基本解除。
我继续开方巩固,同时维持优甲乐每日75μg、50μg交替的服用方式,乘胜追击。

本病案用药探讨
关于中医理法方药的运用,在以往的文章中多有描述,在这篇医案中略去不讲了,单讲一下优甲乐的加减用法。
优甲乐一般都是一片50μg的,由于患者贾女士为甲状腺疾病初诊,优甲乐用量由最初每日25μg逐渐缓慢加量至每日75μg、50μg交替使用,使甲状腺功能指标逐步达标并控制TSH为1.5 ~2.5 μIU/mL,从而使甲状腺细胞趋于平衡稳定,间接控制甲状腺结节的生长。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中药的补肾助阳、利水渗湿、疏肝理气等步骤,一步一步讲结节拿下。
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典型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