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类中成药不能常吃!否则肝肾损伤,悔之晚矣

黄奶奶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是个特别时髦的人,不但平时打扮的很干练,手机也玩的特别溜。
她没事就喜欢在手机上查一些资料,对于养生的知识说的那是头头是道,在身边的一群老年人里面,名气不小。
黄奶奶经常跟身边的人说,治病一定要找准根本,千万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因此她对中成药特别崇尚。

用黄奶奶的话说中成药是好东西,生病时候吃可以治病,没病了吃可以养身保健。
尤其是夏天的时候,黄奶奶总爱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泡水喝,每一次都给大家普及这样做的好处。
前段时间黄奶奶忽然胃部开始特别不舒服,而且感觉到浑身乏力,每天都咳嗽个不停。
家里人赶紧将黄奶奶送到医院,医生一番检查发现,原来黄奶奶是吃药吃多了。

长期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是她身体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让黄奶奶很是不解,还专门去找医生解惑。
医生告诉她,虽然中成药的毒副作用很小,但是药三分毒,每种药都是带有本身特性的,不明白药理药性乱吃,是会出问题的。
不单是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很多中成药都不能常吃,否则是会损伤肝肾的。

那究竟哪几种中成药不能常吃呢?
一、含有矿物质的中成药
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世间万物基本上都可以入药。
不管是有毒的、还是有害的、经过君臣相辅之后,都能够用来治疗疾病。
但中医治病讲究辩证,经常一个病人一个方子,这样不但效率很低,而且对医生的要求特别高。

为了能够让医生治病的效率提高,经过几千年的研究,中成药应运而生。
中成药是很方便,但是在服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因为中药的成分组成很复杂,有些物质长时间服用的话,会伤害到身体健康。
中药成分里面有很多矿物质,比如雄黄、朱砂等都是常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都是专门治疗某一类对应疾病的,平时一定不能常吃,不然会严重的伤害身体。

雄黄是砷元素的硫化物有毒,加热的产物就是鼎鼎大名的砒霜,是古代最常用的一种毒药。
雄黄可以预防蛇虫,《白蛇传》里面就有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桥段。
中医认为雄黄是温辛类药物,入肝经、大肠经,有杀虫,防湿祛痰,预防疟疾等功效。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可以用来治疗一些邪气入体引起的毒疮、蛇蚁等的咬伤、还能用来驱虫、镇定安神、治疗癫痫等疾病。

因为雄黄是砷化物,服用不当就会导致砷中毒,会伤害到神经,血脉,以及严重影响肝脏和肾脏功能。
长期服用的话还会导致体内的砷化物堆积,造成内脏脂肪坏死导致癌变发生。
我们常见的一些小孩的安神药物以及清热降火的药物里面,都是含有雄黄成分的。
所以这些药物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千万不能长时间乱吃。

朱砂更是名气很大,在很多故事传说中,神仙们炼丹画符的主要材料离不开朱砂。
朱砂也是一种矿物质硫化汞,汞是水银的液态物质,有剧毒,硫化汞也一样。
现在的人都知道古时候所谓的仙丹其实都是含有重金属毒素的,主要原因就是炼丹的时候少不了汞和铅的加入。
中医上将朱砂用来安神定惊、防腐除虫,这里面都是利用朱砂的毒性来起作用的。

在含有朱砂的中成药里面,量都是把控的非常小心的,如果按照医生的计量来治病,完全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如果大量服用的话,导致体内硫化汞含量增多,会严重的伤害中枢神经系统,并且会让肝肾功能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二、有毒物质的中成药
经常我们会听到一个词叫以毒攻毒,在中医的理论中,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一些疾病,是有非常显著效果的。
最著名的要数李可老中医大剂量附子来抢救因阳气衰竭而濒死之人的医案。

神医们的手段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但是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随便的服用含有毒性的中成药。
毕竟李可老中医全中国也就出了他一个,具有毒性的中药有很多,像附子、川乌等都是有剧毒的。
中医有句话热不过附子、凉不过黄连。
附子含有剧毒,是中药里面阳气最旺的一种药材,一般用来治疗阳气衰竭或者寒气太重的病症。

附子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含有非常高的乌头碱,这种物质对肾脏的伤害是非常厉害的。
虽然我们服用的中成药里面的附子都是经过多次的炮制而使用的,但如果长期服用的话,一样会导致肾脏损伤。
可能会出现肾炎、肾功能衰竭、血尿等症状的发生。
川乌和附子一样,也是有毒中药的代表,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和乌头碱,毒性非常强。

一般川乌被用来治疗风湿、痛经、关节炎等疾病,由于它的毒性,让川乌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药用价值十分高。
川乌是孕妇喝和小孩明令禁止服用的药物,很小的剂量就可能导致人体中毒。
川乌中毒之后,会头昏眼花、口舌麻痹、四肢僵硬、呼吸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的话,段时间内会导致肾脏肝脏功能衰竭。
心脏和脉搏也会停止跳动,从而导致人体死亡。

所以在服用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千万注意,不能够麻痹大意,如果含有川乌成分的话,是绝对不能够长时间服用的,后果很严重。
三、含有罂粟等物质的药物
有些我们日常能见到的普通药物,其实都是毒副作用比较强的,尤其是长期服用的话对身体的危险是比较严重的。
不管是西药还是中成药都是一样的,比如甘草片这种我们原来常见的治疗咳嗽的中成药,现在已经变成处方药了,没有医生开具的证明,是不能购买的。

除了甘草片之外,一些止咳糖浆也是如此,都是不建议长期服用的中成药。
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是因为这些药物里面含有一定成分的罂粟壳或者阿片粉之类的物质,这些物质虽然有治病的功效,但对身体的伤害也不小。
罂粟壳被中医用来治病的历史很悠久,宋朝的医书中就有罂粟壳治病的明确记载。

《本草纲目》当中更是特别详细的介绍了其药用价值。
罂粟壳和很多中药一样性平,入肺、肾、大肠经,在中医里面被广泛的使用。
罂粟壳的止咳作用很好,很多的止咳糖浆里面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除了止咳平喘之外,罂粟壳还能够止痛、止泻、治疗滑精、多尿、便血等疾病。
古时候的一些止疼药里面,是少不了罂粟壳存在的。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罂粟壳之所以有止痛和止咳的功效,主要是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成分。
这些成分虽然都有治病的功效,但是毒副作用更大,长期服用的话对人体的伤害很严重。
首先肯定是成瘾性比较强,如果长期服用的话会产生药物依赖。
其次长期服用的话会下出现慢性中毒的症状,表现为畏冷、易出汗、营养不良、身体消瘦等。

而且罂粟碱在体内大量堆积还会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受损,产生幻觉以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所以含有这类物质的中成药更加要谨慎,严格按照医生所要求的剂量服用。
在感觉到自己身体的一些病症消失之后,一定要及时复查,确认是否可以停药。
尤其是一些久咳不愈的人群,千万不能依赖止咳糖浆或者是甘草片的疗效,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话,弊远远大于利。

对孕妇和小孩,在服用这一类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不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胡乱的服用。
结语
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是为了治病而存在的,千万不能把药物当成保健品来长期服用,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任何一种药物,就算是大补类的药物,也不能长期服用。

人的身体是一个很精密的存在,如果因为胡乱的服药导致体内的平衡被打破的话,引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中医之所以有一人一方的说法,就是因为人的个体不同,同样的疾病都可能需要不同的药方来治疗。
所以千万不能迷信什么中成药有病治病,没病保健的功效,这是根本上不存在的。
求医问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万不可随性而为,如果真的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考虑,请科学用药。
参考资料:

药师方健·2021-03-18《中药专家提醒:这3种中成药请不要长期吃,否则可能损伤肝肾》
董德春谈健康·2022-02-01《注意:这3类中成药,请不要长期吃,不然可能会损伤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