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水,尿就多,这是提示肾好?还是肾虚呢?今天一次讲清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李大爷退休后开始注重养生,他每天早晨都会喝上一大杯水,觉得有助于健康。

可是最近他发现自己喝完水没多久就总是往厕所跑,一上午能去好几趟。
起初他没太在意,以为年纪大了,身体新陈代谢变慢,排尿次数多也正常,但时间一长,他开始担心,心想是不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喝水就频繁上厕所,不少人认为这是肾虚的表现,也有人觉得这正说明肾脏健康。
但到底哪种说法才更接近真相,李大爷也不知道,于是特地去医院咨询了一位肾内科医生。

医生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频繁的排尿并非单纯的肾虚或肾好,而是涉及到更为复杂的身体机制。
喝水后尿多是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但如果排尿异常,可能隐藏着一些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显示,肾脏的正常排毒功能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而异常的排尿情况可能是肾脏功能下降的早期信号。

所以如何辨别尿多是正常还是疾病预兆,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喝点水尿就多,这是提示肾好还是肾虚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喝水多尿多的体验,这其实是身体一种正常的调节反应,特别是早上喝水后排尿较多,更是因为身体经过一整夜代谢,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废物。
喝水多尿多大部分情况下不是肾虚,而是身体在自我调节,人的肾脏每天会过滤大量血液,产生的尿液会将身体的代谢废物带出体外。
我们日常摄入的水分、盐分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经过吸收和代谢,最终在肾脏中进行处理,最后形成尿液排出。

饮水增加后,尿量也会相应增加,这是肾脏正常运作的表现,意味着肾脏有能力完成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当然,水分的摄入量和排尿的情况,也与肾脏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如果肾功能良好,喝水后能顺畅地排出尿液,身体的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这恰恰是健康肾脏的表现。
反过来,如果肾脏出现异常,比如肾功能减退、慢性肾病等,排尿的规律和次数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身体水肿、疲倦等问题,因此平时适量饮水,观察自身的排尿情况,是了解肾脏健康的一种方式。
根据医学研究,正常成年人平均每天的排尿次数在6至8次之间,夜间最好不超过1次。

若是白天喝水较多,排尿增多也是正常的,但若水分摄入不多,排尿仍然频繁,或夜尿次数较多,则可能需要注意,特别是夜间频繁起夜,可能是肾功能下降的早期信号之一。
很多人年纪大了就认为老了夜尿多是正常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夜尿多有时和肾功能、心血管健康状况有关,过于频繁的话应该咨询医生。
此外,尿液的颜色和气味也是肾脏健康的一个窗口,正常尿液呈淡黄色,透明度较高,喝水充足时尿液颜色会变得更淡,甚至接近无色。
如果尿液出现深黄色、红色、褐色或有明显异味,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信号。

比如红色尿液可能是尿路感染、结石甚至肿瘤引起的,而泡沫尿则可能意味着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提示肾脏可能存在损伤,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在调整生活习惯方面,保持饮水适量对肾脏有益,成人每天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左右,这个量可以通过一天分次饮用来实现,而不是一口气大量喝水。
如果一次性喝水过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水中毒,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脏病、肾病的人,更需要控制饮水量。
二、肾脏不好,或会有这4个表现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负责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如果肾脏出现问题,排尿异常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但其实肾脏出问题还会在身体的其他方面显现出来,了解这些信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关注肾脏健康。
1. 浮肿
健康的肾脏会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如果肾功能受损,排水的能力下降,多余的水分就会滞留在体内,尤其是脸部、脚踝和腿部等部位。
早上起来发现眼睑浮肿或下肢浮肿,且活动后浮肿没有明显缓解的情况,可能与肾脏排水功能下降有关,持续的浮肿提示身体水分代谢出现问题,这时应该注意肾脏的健康状况。
2. 乏力、疲倦
肾脏的健康与红细胞的生成息息相关,因为它会分泌一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帮助骨髓生成红细胞。

如果肾功能不好,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减少,就会导致贫血的出现,贫血的典型症状是乏力、疲倦、精力不足等。
很多人会认为这些是日常劳累或缺乏休息造成的,但如果是肾脏原因导致的贫血,休息并不能有效缓解。
尤其是长期感到疲倦、身体无力,甚至头晕、心跳加快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因为肾脏损伤导致的贫血,需要及时关注和检查。
3. 食欲不振、恶心
肾脏不仅负责排水,还要排出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如果肾脏功能受损,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积累就会增加,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

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是胃肠出了问题,但其实是肾脏的功能下降,导致毒素堆积从而影响到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这类症状尤其容易被忽视,因为它们没有特异性,很容易被误解为普通的肠胃问题,长期出现这种情况且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原因,就要考虑肾脏健康问题了。
4. 血压升高
血压的高低与肾脏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肾脏功能不好的人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肾脏在调节血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果肾功能受损,血压调节能力减弱,体内的水和钠无法正常排出,可能导致血容量增多,引起血压升高。

这种高血压与一般的高血压不同,服用降压药物可能效果不明显,甚至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来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
三、要想保护好肾脏,这4点要做好
肾脏是身体的净水器,负责清理血液中的废物、毒素,平衡体内水盐和酸碱度,如果想要肾脏健康、运行顺畅,生活中有些关键的保养方法不能忽视。
1. 保持适量饮水
肾脏的主要任务是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并生成尿液,因此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肾脏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饮水不足,尿液浓度增高,代谢废物不容易排出,可能增加肾结石或尿路感染的风险。

但一次性大量饮水会给肾脏带来压力,特别是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要避免短时间内过多饮水,分次少量饮用更为科学。
2. 控制盐分摄入
盐分摄入过多会对肾脏产生不小的负担,食盐中的钠离子会导致水分滞留,进而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给肾脏带来额外的负担。
长期摄入高盐食物不仅容易引发高血压,还可能影响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加速肾脏损伤。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少放盐,尤其是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快餐类等含盐量高的食物要少吃。

控制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在5克以内,对保护肾脏、预防高血压有积极作用。
3. 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是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过量摄入会增加肾脏的工作负担,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含氮废物,必须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如果摄入的蛋白质过多,废物生成增多,肾脏必须加班排出这些废物,长期下去容易造成肾脏损伤。
日常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体重来控制,一般建议每公斤体重摄入0.8-1.0克蛋白质,对于肾功能受损或有肾病史的人,蛋白质的摄入要更为严格。

此外,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牛奶等)比低质蛋白(如加工肉类)更适合日常选择。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肾脏夜间进行自我修复。过度熬夜、作息紊乱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和血液循环,长期下来对肾脏会带来不良影响。
适量运动也有助于肾脏健康,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体内代谢废物更快排出。
而且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也很重要,因为肥胖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还可能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进一步损害肾脏。

并且戒烟限酒对肾脏保护作用显著,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的代谢产物都会增加肾脏的排毒负担,长期下来会加速肾脏老化。
四、结语
肾脏就像是默默工作的清洁工,平时不声不响地帮我们清除废物、调节水分和盐分平衡,可一旦它出问题,带来的麻烦可就大了。
很多人总觉得肾脏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但事实上现代生活中各种不良习惯——熬夜、吃外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都在无形中增加肾脏的负担。
参考资料
【1】张成亮,孙佩超,栾伟.夜尿多,是肾不好吗?[J].中医健康养生,2024,10(10):42-44.
【2】吕斌.夜尿多≠肾虚[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0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