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姐让我知道了,头发油才是真豪门…

姐让我知道了,头发油才是真豪门…

admin10个月前 (12-10)皮肤科26

最近,羊刷到了一个绝美的云肩,没想到竟然是老祖宗接头油用的...

云肩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衣饰,它围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

因其常用云纹装饰,并以彩锦织成,艳如云霞,故称之为云肩。

中国古人喜欢油汪汪的头发,富裕人家会专门用桂花油梳头,把头发篦得油光锃亮,而云肩可以保护衣物领子不被头部的油沾染。

清代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提到:云肩以护衣领,不使沾油。

可以说,华美的云肩是老祖宗的豪华护发周边,也间接说明了中国古人对油头是真爱啊。

近几年邻居们流行起带有油感的水光肌和湿发,没想到我们自己的老祖宗早早就玩过了「油时尚」——钟爱油光头。

不过,羊在深扒一波资料后,发现老祖宗们的护发文化可不止钟爱油光这么简单,还是挺有讲究的!

这期羊就来聊聊老祖宗们的爱美护发文化,顺便学一些老祖宗严选的护发小技巧。

洗头发的最高仪式感

是专门放假

中国古人有留发习惯,无论男女都是一头长发,梳着复杂多样的发髻。

古人的头发很长,但在当时条件的限制下,很难实现洗头自由。

因此,古代洗头是有固定的法定假日,也被称为休沐

在古代,洗头、洗身、洗手、洗脚都有特定的专用名词。

"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

沐指的就是洗头。

上文引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秦汉时期就有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

《汉宫仪》还专门有规定:五日以假洗沐,亦曰休沐。

说的就是汉代公务员上五天班,休一天洗头,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唐代。

王叔晖《出浴图》

除了专门放假,我国还早早发展出了洗发的礼仪。

在洗头之前,人们会先把房间打扫干净,点灯熏香,营造一个浪漫的环境。

《礼记·玉藻》里还记载洗头中和洗头后的讲究:沐稷而靧粱,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

沐稷而靧(huì)粱,说的就是洗头用稷,洗脸用粱。

稷是一种用粟黍之类煮的水,有碱性可以去污垢,烧热后可用于洗发,相当于古代洗发水。

梁是高粱之类的汤,可以用来清洁面部,相当于洗面奶。

很多姐妹可能听说过淘米水洗头,这种方式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此外,草木灰、豆粉、皂角、胰子(略重口:由猪胰脏和草木灰做成)等都是不同时代的流行款洗发水。

胰子与宋朝的胰子盒

不过,羊要多说一点,这些古代流行款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油污,不要期待它们能有奇效。

比如火了两千多年的淘米水,它含有的维生素B、淀粉、蛋白质等都是十分有限的,对头发的滋养也是约等于无。

说回老祖宗的洗发仪式感,人们洗发过程中用的梳子也有讲究。

洗发时会用较为硬涩的木制梳子,以方便去污。

头发晾干时则用较为光滑的象牙梳子,以避免伤发。

洗完头发还有专门的放松时刻。

头发干了后,要喝点酒,吃点干果小菜,这时候厅堂也响起了琴声和歌声。

经过层层仪式,古人们才算完成了沐。

《贵妃出浴图》局部

除了怎么洗头,很多古代典籍中还记载了洗头应避免哪些情况。

如《本草纲目》中就写道:冷水沐头,热泔(煮沸后冷却的水)沐头,并成头风。

洗头发虽然有很多讲究,但老祖宗豪华的底色,在之后的护发过程中才真正展现了出来。

老祖宗严选

古代版豪华发膜与护发周边

与现代人护发的目的一样,古人护发也是为了减少打结,使头发更加柔顺。

最初用来滋润头发的发油主要是利用动物脂肪熬成。

《女史箴图》局部

随着社会发展,古人护发也逐渐重视起香味来。

人们开始加入各种香料和草本植物来制作护发产品。

比如在猪油、牛油中加入菊花、芝麻等,制作出早期的护发油。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兰草生泽畔,妇人和油泽头,故云兰泽。

兰泽也被称作香泽,是指古人将兰蕙等香料放到油中浸渍,香料中的芳香物质渗透到油中,制成的一种护发油。

这种护发油既可滋润柔顺发丝,还可以用来固定发髻。

温庭筠曾写过一句诗: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

说的就是女子刚洗完的秀发,涂抹上香泽拖在脖颈后,一阵微风吹起,头发随风飞扬,香气四溢在空中。

唐代的《千金翼方》中,还有利用药材护发的记载。

其中提到护发香泽中不仅加入了桂花、菊花、茉莉等花卉,还加入了人参、何首乌等名贵药材,以达到滋养头发、促进头发生长、防止脱发的功效。

在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中也记载着不少宫廷护发医药方。

比如宫制蔷薇油、香发木犀油、惜发神梳散、擦头竹油、乌头麝香油、金主绿云油、生秃乌云油等等。

这些宫廷发油多有养护头发、黑发防秃、使头发易于梳理的功效,里面的药材又多又名贵。

而且这类养发类方剂在《永乐大典》的美容医方中约占三分之一,足以看到古人对于养发护发的重视。

发油也不是只有富裕人家才能用得起,

《红楼梦》有两句著名的酒令,一句是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一句是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桂花油制作简单,物美价廉,在丫鬟和平民女子中较为盛行。

不知道姐妹们看到这里会不会产生疑问,盘着发髻的古人貌似头发又长又多,这是头油的功劳吗?

羊在深挖资料后发现,古人也有脱发和发量不足的困扰,而假发曾是古人日常生活必备单品。

唐朝时期,正是因为假发已普及,女性的发型风格才得以越来越华丽。

《都督夫人礼佛图》

在唐代皇室宗亲李倕的墓中,出土过一顶她戴过的华丽冠饰。

这件冠状头饰使用了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贝壳、玛瑙、金银等装饰。

下部对应着李倕的头部,上部则套在她高耸的发髻上。

明代盛行的各种抹额,也是遮盖发际线的好帮手。

除了用假发增加发量,古人还开发了各种护发周边。

我们在开头提到的云肩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各种华丽的梳子(齿疏)、篦子(齿密)

图源@路客看见

以及专门放置梳妆用品的奁具(镜匣)

中国古代人对梳头发颇为讲究,不仅拥有各式各样的梳子,还有着欲发不脱,梳头千遍的说法。

南宋诗人陆游就是梳头十级爱好者。

早晨起床,他梳头拂面丝;心情烦闷,他意闷发重梳;闲来无事,他短发萧萧起自梳;遇到生病,他也病观周易闷梳头。

他说自己之所以能晚年生黑发,秘诀就在于常梳头。

在清宫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宫女伺候皇后嫔妃们梳头的场景。

后宫帝后妃子们使用的梳具,有梳子、竹篦、剔篦、胭脂棍、扁针、大小刷子等各种款式。

描金夔龙凤象牙什锦梳具 故宫博物院藏

在宫中梳头还是一件蛮难做的事情。

梳头者不仅要手艺精湛,轻柔快速,还要格外注意主子们的心情。脱发、掉发、出现白发等都是宫廷中的大忌。

古人认为发肤乃父母所施,不可轻易损毁,甚至是脱落的头发也要进行保藏。

慈禧掉下来的每一根头发都拥有专门的收纳器具,故宫藏的尊金嵌珠石宝塔就是为收贮慈禧的发丝所用。

金镶珠石慈禧发塔 故宫博物院藏

无论是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的精心打扮,还是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的自然美态,古人精心呵护的头发都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虽然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流行趋势与审美取向。但唯一不变的是,从古到今,我们都没有停下对头发的爱护与珍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17434

“姐让我知道了,头发油才是真豪门…” 的相关文章

治脱发,除了米诺地尔还有什么选择?一文了解中药育发两大优势

治脱发,除了米诺地尔还有什么选择?一文了解中药育发两大优势

想要一头飘逸的秀发吗?还在为洗完就油的头发烦恼?专业级头皮护理等你来,只要九九八,摆脱大油田就现在! 听着美容美发店里传出的推销声音,小丽简直哭笑不得,因为她早就习惯这种...

美丽从防止脱发开始这7个原因导致脱发

美丽从防止脱发开始这7个原因导致脱发

头发在一个人的整体美观上面也是占据很大部分的,现在有不少男性受到了脱发影响,脱发了给男性带来的影响是很多的,尤其在形象方面的影响,脱发了会使得很多男性帅气的形象消失了,脱发发生了也是要多加重...

如何艺术地看待“脱发”这件事?

如何艺术地看待“脱发”这件事?

BAZAAR TOPIC 第19期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1991年 当下都市青年日常问候是什么?不是吃没吃,而是最近,你脱发吗?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脱发人群超过2.5亿,每六...

女性掉发,或与身体缺4种营养素有关

女性掉发,或与身体缺4种营养素有关

健康科普行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到了中年都会有脱发困扰,经常脱发容易让人变得焦躁,同时也会给个人形象大打折扣,脱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也与体内缺乏营养有关,那么脱发到底...

脱发多久后毛囊会彻底“闭合”?

脱发多久后毛囊会彻底“闭合”?

脱发多久后毛囊会彻底闭合是很多脱发患者关注的问题,重庆时光整形美容医院植发科主任杨杰指出,在了解毛囊闭合之前,先要了解一下毛囊萎缩和毛囊闭合的区别,很多求美者会把二者混淆。 毛囊决定...

困扰当代教师群体的三大问题:脱发、脱单、脱贫

困扰当代教师群体的三大问题:脱发、脱单、脱贫

这段时间关于困扰当代年轻人的问题的话题不断上热搜,其实,对于现在从事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处在一个人生事业、爱情的上升期,都在为生活奔波,难免都有着巨大的压力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