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过敏原的分类
常见过敏原的分类
过敏原(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致敏原)是指能诱导机体产生IgE抗体,引起过敏反应(allergy,又称变态反应)(前文链接)的抗原物质。
常见过敏原根据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1.空气中的过敏原
01
植物花粉
减少花粉季外出,正确佩戴口罩
植物花粉是引发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的重要过敏原。主要的致敏花粉是来自风媒授粉而不是虫媒授粉的植物,例如豚草、艾蒿、一枝黄花、雏菊、蒲公英、桦树、榛树、橄榄、雪松等。植物类别不同,花粉季不同,以春季居多。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干燥刮风的天气。不得已进行户外活动时,佩戴口罩、眼镜等,可减少致敏花粉吸入鼻腔或与结膜接触,缓解鼻部、眼部症状。口罩,要选择护性好,与面部接触部位贴合紧密的口罩。外出回家后及时清洗脸部、鼻腔,更换衣物,以减少身上的花粉颗粒。
02
屋尘、尘螨和蟑螂
经常清洁家居布料,保持厨房干净卫生
尘螨可生活在靠垫、沙发垫、床垫、被子、枕头等的填充物中,因此要经常把这些物品拿到阳光下晾晒。地毯,家居布艺装饰,窗帘等容易藏匿尘螨,应尽量减少室内装饰和织物的面积。若不能避免,则定期使用干燥真空吸尘器来清洁地毯,使用立式蒸汽挂烫机清洁布艺装饰物。儿童患者的卧室里,应尽量减少填充玩具、毛绒玩具的数量。
蟑螂也是室内重要的过敏原来源,主要为德国蟑螂和美洲蟑螂。蟑螂的主要过敏原是肠道来源,因此存在于粪便中。温暖潮湿和有食物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蟑螂,所以尤其应注意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
03
霉菌
室内环境清洁除湿
霉菌也是重要过敏原之一,霉菌种类很多,包括烟曲霉、多主枝孢、念珠菌、链格孢、马拉色菌等,在潮湿的地下室和卫生间等区域和草地及覆盖物中容易发现它们。室内霉菌在卫生间、厨房等有积水的地方容易滋生,家养植物的花盆、长期不清洗的加湿器里也容易滋生。防护的措施是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及时清除室内的积水,卧室里不养绿植,避免室内湿度太大,必要时使用除湿机。
04
宠物皮屑
避免接触宠物及宠物环境
猫、狗、兔、仓鼠等宠物以及马、牛、羊等动物的皮屑、尿液都可成为过敏原。宠物的皮屑因为体积小,能在空气中长时间保持悬浮,即使宠物被移出户外,过敏原会持续数周或数月。一些研究表明,与猫相关的过敏原在给猫洗澡后1-3天就会恢复到洗澡前的水平。所以经常给宠物洗澡的治疗意义不大。对宠物过敏的患者,最有效的措施是避免接触宠物和宠物的环境。
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皮屑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敏感人群吸入或接触这些过敏原可出现鼻痒、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的症状,可伴有软腭、眼睛、喉咙等部位发痒,严重者诱发哮喘。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过敏原筛查,明确致敏物,给予相应的治疗。
2.毒液和唾液暴露的过敏原
01
昆虫叮咬
注意防虫,尽量避免被叮咬
昆虫叮咬常发生在夏季,常见为蜜蜂和黄蜂的刺蜇,及蚊子和蚂蚁的叮咬。不同人群过敏表现差异较大,轻者为轻度红斑、丘疹或风团,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烧灼及疼痛感,重者可出现皮肤广泛损伤、水肿,关节痛等,严重的甚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导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应注意夏季防护,尽量少去植被繁茂的地方,必要时穿着长衣长裤。若被叮咬后出现严重症状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3.摄入的过敏原
01
食物
尽量避免摄入致敏食物
可以引起过敏的食物很多,容易过敏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八类:①含有麸质的谷物,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②甲壳纲类动物,如虾、龙虾、蟹等;③鱼类;④蛋类;⑤花生;⑥大豆;⑦乳类;⑧坚果,如杏仁、榛子、美洲山核桃等。上述食物引起的过敏能占到90%左右,除此之外,水果类,如芒果、柑桔、猕猴桃等;肉类,如牛肉、羊肉等;其他,如芹菜、芥末、芝麻等食物都可能引起过敏。食入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潮红、风团、口唇或眼睑肿胀、荨麻疹等皮肤症状,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现,需立即就医。知晓过敏食物后,尽量避免再次摄入含有该成分的食物。
02
药物
告知医生,谨慎使用
常见的引起过敏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阿司匹林)、造影剂等。患者需认真记录既往过敏的药物,充分告知医生,如需再次使用需谨慎。
本期作者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201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20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医院博士后出站。
梁耀丹
审阅:佟训靓
本期编辑:张越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