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如何区分“风寒”还是“风热”?分别如何处理?实话告诉你
方女士最近患上了感冒,每天一起床之后就感觉嗓子不舒服,鼻涕也是止不住地开始流。明明是大早上起床,方女士却是感觉全身酸痛无力,还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方女士也知道自己患上而来感冒,自己去药房买了一点感冒药用上。
但是方女士吃了药之后,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每天上班的时候还是昏昏沉沉的,这让方女士也是感觉非常苦恼。在听到同事提起一种效果不错的药物,方女士也当即就去医院购买回来,但是药物服用之后效果虽然有,还是不明显。
方女士看着家里的两种感冒药,最终还是选择两种药物一起吃,希望自己好得能够快一点。就这样大概吃了快一个星期,方女士的病情确实是有所好转。但是在一天上班的时候,方女士却是突然昏倒在工位上,当即就被同事送到了医院。
医生诊断结果也出来了,是因为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昏迷问题,原因就是方女士自己一个人吃了双份药物,药物中含有的成分超过了肝脏负担,进而出现的肝衰竭问题。

为什么不能够叠加使用不同的感冒药?
其实并不是不能够叠加使用感冒药物,而是感冒药中含有的成分导致的问题。市面上我们能够看到的感冒药有很多种类,但大多数都是复方感冒药,主要是通过各种药物成分混合,进而达到改善感冒不适的效果。
感冒药中,帮助我们人体退烧止痛的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而能够止住流鼻涕的药物成分则是马来酸氯苯那敏,感冒药就是由这样多种成分混合制成的。不同商家生产的不同感冒药,其中的各项药物成分不同。
各大复方感冒药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这种成分几乎是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存在的,就算是一些中成药中也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一个身体健康,无特殊肝肾疾病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的对乙酰氨基酚不能够超过两千毫克。
之所以有人吃感冒药出现肝衰竭,就是因为不同药物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同一物质,当对乙酰氨基酚每天摄入超过标准用量的时候,就会对身体产生损伤,一般5天左右就可能出现肝衰竭的问题,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感冒也分类型,风寒,风热感冒其实并不相同
感冒这种小毛病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但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自己感冒之后出现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候感冒全身颤抖,怕冷怕得要死。有时候感冒却是感觉嗓子里冒火,恨不得猛灌两口冰水,其实这就是因为感冒的两种不同类型产生的变化。
风寒感冒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受凉导致的,因此在秋冬季节出现风寒感冒的比例相对较高。出现风寒感冒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怕冷,这是因为身体内寒气作祟。这样的感冒问题通常会出现清水鼻涕,偶尔也会有白色稍黄鼻涕,会出现咳嗽但是一般咽喉位置不会有明显的肿痛,怕冷甚至会出现全身发抖的情况,并且还容易出现轻微的发热症状。
风热感冒一般情况下容易出现咽喉肿痛,痰液也比较粘稠,容易出现老浓痰,老脓鼻涕等问题,舌苔颜色黄腻。风热感冒身体内热毒作祟,所以相比于风寒感冒人体出现高热的情况较为常见,很多时候开始发烧都是三十八度以上的高烧。这种类型的感冒人体还容易出汗,但出汗之后病情可能也不会明显地好转。

风寒风热的感冒应该怎么治疗?
感冒其实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我们不用特别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依靠人体的自我免疫功能都能够得到恢复。服用药物一般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身体不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快地恢复身体状态。
其实治疗感冒,通常就是根据人体自我感觉来进行治疗。像是风寒感冒的人怕冷,这类人群感冒就需要捂被子,捂热了全身发汗,一般出了汗之后基本上身体状态都有所缓解,像是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等都可以,也可以选择感冒清热颗粒。通常需要多喝热水,帮助温暖身体让身体微微出汗。
风热感冒的人群通常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祛除表热,通常选择一些银翘散,桑菊饮等稍微具有寒性的汤剂,这类汤剂能够帮助身体祛除热毒,缓解风热感冒。其次,常用的药物还有连花清瘟胶囊等。
日常生活中,感冒并不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大多数人只要本身免疫力不是特别差,一周内都能够自我恢复。因此,出现感冒也不用太过着急,正常保持清淡饮食,多喝热水如果不是身体严重不适其实也不用吃药。
但如果是流感的话就完全不同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通常问题都更严重,并且还容易导致传染。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全身酸痛,四肢无力等问题,往往需要到医院及时进行治疗才好。
参考资料:
《【豫健科普】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你还傻傻分不清吗》豫健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