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普通感冒和流感常用药
一
普通感冒常用药
普通感冒常发生在季节交替之际尤其冬春季,起病较急,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部充血等症状,始于感染后的10~12h,2~3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一般持续时间7~10d。年长儿可能有咽痒、咽痛和咽部烧灼感。患儿可因耳咽管阻塞出现听力减退,也可有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咳嗽和少量咳痰等症状,全身症状轻、发热不明显或仅有低热。
需注意的是,婴幼儿往往鼻咽部卡他症状不显著而全身症状较重,可骤然起病,呈高热、咳嗽、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烦躁等,甚至热性惊厥。
普通感冒具有一定自限性,症状较轻无需药物治疗,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则需服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并适当卧床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卫生,避免继发细菌感染等。药物治疗首选口服途径。(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1)针对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
药物
用量和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
用量:每次10~15mg/kg,间隔用药大于4h,每24h不超过4次。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少数患儿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大剂量或较长时间应用,则有可能发生肝毒性。
布洛芬
用量:每次5~10mg/kg,间隔用药大于4h,每24h不超过4次。
不良反应: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和呕吐等,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者不足 1%。1%~3%患儿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嗜睡、眩晕、耳鸣等。偶见有下肢水肿、肾功能不全、皮疹、哮喘、肝功能异常、白血球减少等。
(2)用于缓解患儿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
分类
药物
用量和不良反应
鼻减充血剂(鼻腔长期使用减充血剂有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和鼻黏膜充血反弹)
伪麻黄碱:儿科最常用的口服鼻减充血剂,常用复方制剂,如艾畅、百服咛、澳特斯等。不良反应:有较轻的兴奋作用,偶见一过性鼻黏膜烧灼感、针刺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
0.05%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
用量:喷鼻。6~12岁儿童一次一侧2-3喷,早晨和睡前各1次。
不良反应:同伪麻黄碱
抗组胺药
马来酸氯苯那敏:常用药,常为复方制剂,如康普力星、泰诺等。
不良反应:嗜睡、口渴、多尿、咽喉痛、困倦、虚弱感、心悸、皮肤淤斑、出血倾向,但
皆很少见。
西替利嗪滴剂(澳博达):1~2岁,早、晚各2.5mg;2~6岁,早、晚各2.5mg,或者每天一次5mg;6岁以上,推荐每天一次10mg。
不良反应:偶有轻微和短暂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嗜睡、激动、口干、肠胃不适。
(3)用于缓解咳嗽
儿童一般应少用镇咳药,多痰或肺淤血患儿应禁用。
右美沙芬:主要用于刺激性干咳和频繁、剧烈的咳嗽,不推荐用于慢性或伴有大量分泌物的咳嗽。儿童常规口服剂量:< 2岁以下,须遵医嘱服用;2~6岁,每次2.5~5 mg,每日3~4次;> 6~12岁, 每次5~10 mg,每日3~4次。
(4)用于祛痰药
药物
用量和不良反应
溴已新
用量:<5岁,每次4 mg,每日2次;≥ 5岁,每次4 mg,每日3~4次。
不良反应:轻微胃部不适、恶心、胃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头晕等。严重不良反应为皮疹、遗尿。
氨溴索(应避免同时服用强效镇咳药)
口服溶液用量:< 5岁,每次7.5 mg;> 5~12岁,每次15 mg;> 12岁,每次30 mg。每日2~3次, 饭后服用。缓释胶囊:按每日1.2~1.6 mg/kg计算。
不良反应:上腹部不适、纳差、腹泻等,偶见皮疹。
乙酰半胱氨酸
口服用量:每次100 mg,每日2~4次,依年龄酌情增减。
不良反应:见呛咳、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胃炎、皮疹等,一般经减量后可缓解。
二
流感常用药
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 h内,在评价风险和收益后,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药物
用量和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
用量:儿童 ≥ 1岁:按体重
≤15Kg,每次30mg每日2次;
15~23Kg,每次45mg每日2次;
23~40Kg,每次60mg每日2次;
> 40Kg,每次75mg每日2次。
儿童< 1岁,按月龄(足月儿)
9~11月,每次3.5mg/kg每日2次;
0~8月,每次3mg/kg每日2次。
奥司他韦预防流感每次用量为以上治疗用量,每日1次;3个月以下不推荐预防使用。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咳嗽、支气管炎,疲劳及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失眠、眩晕)。
中成药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和羚羊角粉冲服等。
三
普通感冒的预防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和避免被动吸烟;
(2)普通感冒的密切接触者有被感染的可能,故要注意相对隔离;(3)勤洗手是减少普通感冒的有效方法;
(4)普通感冒易发季节可戴口罩,少去人多拥挤的公众场所;
(5)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及血清型众多,且 RNA病毒变异频繁,迄今尚未研发出普通感冒疫苗。流感病毒疫苗对普通感冒无效。另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42-445.
[2]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9):680-685.
[3]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296-1301.
[4]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长按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