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袁英等11位专家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鼻窦炎

袁英等11位专家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鼻窦炎

admin10个月前 (12-11)皮肤科16

半岛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贴静)近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齐聚一堂,进行了一系列异彩纷呈的学术活动。大会同时进行了多个专委会的换届选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医务部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袁英当选为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鼻-鼻窦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

主任委员宋西成教授为袁英教授等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换届选举由专家委员会秘书李艳青医师和柳忠禄医师主持,选举环节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程序明确、严谨有序。经过无记名投票及票数统计,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宋西成教授当选新一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袁英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专家学者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新的专委会既重视传承,又开拓创新,将促进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在鼻-鼻窦炎领域更精深、更全面的发展,以造福广大鼻炎鼻窦炎患者。

鼻-鼻窦炎专委会投票选举现场

大会邀请了国内知名的鼻科领域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分享了鼻科领域的治疗经验,围绕中西医结合在鼻科疾病,尤其是鼻-鼻窦炎诊疗中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了广泛探讨。袁英作题为《侧颅底解剖及肿瘤切除手术》的专题报告,分享了医院在侧颅底相关解剖研究和侧颅底肿瘤手术治疗方面的经验,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袁英作题为《侧颅底解剖及肿瘤切除手术》的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上,共230余位候选人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鼻-鼻窦炎专委会委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学民医生当选为委员,并在手术及临床案例展示环节展示了题为《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视频。与本次会议同期举行的还有2024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鼻咽癌外科学习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磊医生完成了在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为期一年的Fellow培训项目,并进行大会发言,发言题目为《咽旁间隙360°解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于学民(左)、王磊(右)进行大会发言。

本次会议,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继承,更是对未来希望的播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病专业将在外科、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尤其是鼻-鼻窦炎领域的探索与治疗方面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21834

“袁英等11位专家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鼻窦炎” 的相关文章

2.5亿人头顶大事!为什么脱发要从头顶秃起?这些疑问,一次讲清

2.5亿人头顶大事!为什么脱发要从头顶秃起?这些疑问,一次讲清

现在困扰大家的问题除了脱贫、脱单还有脱发。 我国超2.5亿人受脱发困扰,越来越多的90后也步入了脱发大军。 微博话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有很多人脱发都是从头顶开始...

究竟怎样才算是脱发?脱发能不能治好?听听医生怎么说

究竟怎样才算是脱发?脱发能不能治好?听听医生怎么说

不知从何时开始,脱发已不再是中年人的专利,大批的90后也开始加入这个庞大阵营当中,并且还有着充当主力的趋势。 现如今,脱发在网络上被广泛热议,90后脱发也频上热搜,一时间让多少单身的...

你被脱发困扰吗?知道怎么判断自己脱发的程度吗?

你被脱发困扰吗?知道怎么判断自己脱发的程度吗?

脱发是影响男性和女性的常见问题。脱发通常是遗传性的,其标志是头发和身体其他部位毛发逐渐脱落。为了弄清楚何时以及是否需要治疗,你必须能够正确测量你的脱发程度。 一、男性秃顶的测量...

前额脱发是脾虚、头顶脱发是肾气不足:6种位置脱发,你属哪种

前额脱发是脾虚、头顶脱发是肾气不足:6种位置脱发,你属哪种

脱发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老中青人群的共性特征之一,即使是20多岁正值青春的年轻人,也纷纷表示正在逐渐面临着严重的脱发问题,为什么会脱发成为了许多人最常问的一个问题之一。...

多数人都是雄激素性脱发最容易“绝”的是顶

多数人都是雄激素性脱发最容易“绝”的是顶

【多数人都是雄激素性脱发最容易绝的是顶】秃 发千差万别,但多数人都是雄激素性脱发。专家表示,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男性和女性均可能发生,但男性更多见。雄激素在5α-...

隔离在中国高校,20岁大学生焦虑、失眠、大把脱发

隔离在中国高校,20岁大学生焦虑、失眠、大把脱发

今年 3 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报告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 25%;心理健康恶化最严重的地区往往疫情也最为严重。由于感染率很高,人们的社交互动受到限制。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