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章教授:脾胃虚弱湿气重,总是调理没效果,教你一个方子,轻松调理脾胃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脾胃虚弱、湿气重,尝试了很多方法却效果不佳?
别担心,那可能是你没有选对合适的调理方式,今天,在宏韵中医出诊的刘友章教授就来教大家如何更有效地补脾胃,以下全是实用干货。
脾胃虚弱与湿气重的成因
脾胃,作为人体后天之本,主要负责运化水湿,将食物中的营养转化为气血,供给全身。
然而,当脾胃功能失调,无法正常运化水湿时,湿气就会在体内滞留,引发各种不适。
1.饮食不节:经常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导致脾胃受损。
2.精神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影响脾胃功能。
3.缺乏运动:久坐不动,影响气血运行,加重湿气。
那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个门诊案例,来了解一下如何轻松调理脾胃:
张女士,长期被脾胃虚弱、湿气重的问题困扰。她尝试过多种调理方法,如食疗、运动、中药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找到了刘主任。
张女士的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苔白腻,身体沉重,面色萎黄。
经过辨证,刘教授发现张女士脾胃虚弱,湿气较重,且伴有轻微的肾阳不足。
针对张女士的病情,于是刘教授用六君子汤加减开方。
此外,张女士饮食方面建议多吃温性、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山药、红薯等,少吃寒凉食物,避免生冷瓜果。还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经过一个月的调理,她食欲恢复,腹胀腹泻症状明显减轻,舌苔白腻现象消失,身体轻松,面色也逐渐红润。
效果为什么会这么明显呢?赶紧先点赞转发接着往下看!
首先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组成,源自于《医学正传》,是一个健脾、化痰湿的方子。
由于张女士湿气较重,可加入薏苡仁、泽泻以利湿;且伴有轻微的肾阳不足,于是加入杜仲、巴戟天以温补肾阳。
最后提醒大家: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上述方子仅供参考,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治疗期间饮食调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简介:
刘友章,广州公立三甲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病、男科病、不孕症、糖尿病,痤疮、甲亢、中风、糖尿病足,眩晕、头痛、久咳、痛风、慢性肾炎、肿瘤康复及各科疑难杂症。在养生调理、美容养颜及治疗重症肌无力、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疑难皮肤病等疑难病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