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刘弼臣:“参苏饮”在小儿感冒中的应用

刘弼臣:“参苏饮”在小儿感冒中的应用

admin10个月前 (12-11)皮肤科20

参苏饮在小儿感冒中的应用

作者/刘弼臣

简介:刘弼臣1925-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儿科专家,是中国中医儿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4岁拜姑父孙谨臣为师,师授以医名弼臣,遂成为儿科臣字门第五代传人,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育、科研工作达60年之久,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国内誉为东方小儿王。

代表论著:《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白话解》、《幼科金鉴刘氏临症发挥》、《中医百病自我疗法丛书·百日咳》、《刘弼臣临床经验辑要》、普通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儿科学》(主编)等。

我在治疗小儿感冒中会经常用参苏饮这张方子,这是一张中医治风寒感冒咳嗽的一个经验效方,灵活加减,临床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医宗金鉴》风寒咳嗽:小儿脱衣偶为风冷所乘,肺先受邪,使气上逆,冲塞咽膈,发为咳嗽,鼻塞声重,频唾痰涎,先以参苏饮疏解表邪。

小儿风寒感冒经常使用其方加减,参苏饮虽以人参、苏叶命名,但在临床不一定非用人参不可,有时是可以不用的,或以太子参取代。小儿之体易虚易实,用药得到与否,是有关系的。

一、参苏饮的组成

参苏饮所组方为人参、苏叶加二陈汤加葛根、木香、前胡、桔梗、姜、枣。

其中苏叶,入肺、胃、脾三经,为辛温解表药,能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毒。用其温散,解肌发汗,祛风寒,宽中治胀满,消痰利肺,温中止痛。前胡,入肺、脾二经,宜肺清热,止咳化痰,治头痛,发热,咳嗽,有去火痰实热,开降逆气结滞,药性苦辛微寒。葛根为脾、胃经药,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的作用。主治发热、头痛、口渴、下痢、腹泻等证,善入阳明经,以其气轻,专于解表发汗,此药凉而甘,对温热之时行疫疾,热而兼渴者最良,不似其他解散之药多辛热。

此方可以这样理解,苏叶、前胡、葛根有解肌宣肺,清热止咳、化痰的作用,辛温合用,结合二陈汤之燥湿化痰,虚人外感加人参,还有枳、桔开提肺气,故对于外感风寒,体质偏弱者所引起的咳嗽,具有较好的作用

结合临床,重点在于辨证,纵使同一样的风寒,而不同体质的患儿,又有不同的感受,在用药方面,灵活掌握,随证加减,不可拘泥。

二、医案举例

在现代儿科临床中,用于病毒性感冒及胃肠型感冒较多见,兹举例如下:

1、感冒

病案一

李某某,男,6岁,初诊日期2005年11月15日。

患儿几天来,午后一直出现低热,身痛无汗,鼻塞流涕,怕冷,乏力,曾在该区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给予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祥,用药后症状可缓解,但复又出现低热,症状反复出现,遂来就诊。

刻下症:体温37.9℃,发热前有恶寒、怕冷之象,手足尖微凉,流涕鼻塞,面白、乏力、纳差、渴不欲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稍无力。

证属体虚外感,邪遏于表,宣散不透。

治疗以益气解表,透邪调中,方用参苏饮。

处方

太子参10克,苏叶10克,葛根10克,前胡10克,陈皮3克,半夏3克,枳壳3克,焦三仙各10克,板蓝根10克,生牡蛎15克(先下),浙贝5克,柴胡6克。

三剂,每日一剂,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服用。

二诊:服上药后,身热退,形寒肢冷已解,纳食渐好,颌下淋巴结变小,舌质淡,苔薄白。处方如下:

处方

太子参10克,苏叶10克,葛根10克,前胡10克,陈皮3克,半夏3克,枳壳3克,焦三仙各10克,生牡蛎15克(先下),浙贝5克。

三剂,体温正常,诸症悉除。

病案二

陈某,女,5岁,初诊日期:2006年3月30日。

患儿属于易感儿,体质较差,昨日感受风寒,出现流涕,咳嗽,腹痛,恶心,呕吐一次,大便稀,一天便3次,时时欲呕。今晨急来门诊就诊。

刻下症:精神倦怠,面色苍白,咳嗽,头痛,流涕,恶心呕吐,大便稀,腹痛,舌质淡舌苔白,脉象缓。

诊断:感冒(胃肠型感冒)。证属于:感受风寒,表里同病。

治疗扶正益气,消导和中,参苏饮加减。

处方

太子参10克,紫苏叶10克,橘皮3克,半夏3克,桑叶10克,前胡10克,桔梗3克,苏子3克,神曲10克,木香3克,葛根10克,姜皮1克。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服用。

二诊:用药后,精神好转,头痛消失,无腹痛,不再恶心呕吐,咳嗽减轻,舌苔白,脉象缓。清除余邪,再服原方。

处方

太子参10克,橘皮3克,半夏3克,枳壳3克,炒白术10克,桔梗3克,苏子3克,茯苓10克,枇杷叶10克,前胡10克,大枣5枚,生姜2片。

按:

此例患儿为虚人外感夹滞,表里同病,不是单纯的体虚外感,治疗必须扶正达邪,表里双解,才能切合病机。

二、肺炎

病案

季某,女,3岁,初诊日期:2005年3月4日。

患儿10天前,开始常出现发热,体温39.5℃,咳嗽,流清涕,及时就诊收入院治疗,当时可见:精神差,面色红,呼吸气促,鼻翼煽动,咳嗽,咳痰不爽,小便黄,大便正常。查体:体温39.2℃,咽部稍红,双肺听诊可闻及细小水泡音,以右肺较明显,检查见:白细胞16.5×10⁹/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8,X光片见双肺纹理增粗,可见细小斑片状影,以右肺明显。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给予吸氧,抗炎,化痰,退热等对症治疗。

1周后症状有所改善,未出现鼻翼煽动及呼吸急促,但体温仍波动不稳,咳嗽加重,咳痰不爽,不思饮食,大便呈稀水,每日便4~5次,舌苔白而腻,脉象细弱。家长慕名来求诊。

诊察患儿,考虑为病久体虚,湿痰内蕴,肺气失宣。

治疗以扶正气,肃肺化痰,方用参苏饮加减:

处方

太子参10克,紫苏叶10克,橘皮3克,半夏3克,枳壳3克,五味子10克,桔梗3克,苏子3克,炒莱菔子3克,干姜1克,大枣5枚。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服用。

二诊:用药后,身热已解,精神好转,食欲振奋,咯痰爽利,咳嗽减轻,舌苔白,脉象缓。

处方

太子参10克,杏仁10克,橘皮3克,半夏3克,枳壳3克,桔梗3克,苏子3克,炒莱菔子3克,枇杷叶10克,前胡10克,大枣5枚,生姜2片。

按:

本例患儿,初期本属于感受风寒,肺气郁闭,水液输布无权,凝聚为痰,痰阻气道而咳嗽,本应投以辛温开肺之剂,但却过早使用寒凉药物,乃致患儿阳虚体弱,痰湿内生,复感外邪,所以必须给予扶正达邪,表里双解,才能对症治疗。

太子参、干姜益气温阳;苏叶表散外邪;枳壳、桔梗开提肺气;苏子、炒莱菔子,橘皮、半夏降气化痰止咳。

7剂后症状平息,继续以益气理脾和中调之,诸证悉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22272

“刘弼臣:“参苏饮”在小儿感冒中的应用” 的相关文章

掉头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调理

掉头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调理

当今社会,脱发现象日趋年轻化,普遍化,成为当代年轻人十分困扰的问题。很多人为了拯救日渐稀少的头发,盲目用药,但因药不对症,很多都收效甚微。其实脱发也分证型,今天就来讲一下,到底为什么脱发,怎...

这6种脱发类型都找到了解决办法!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

这6种脱发类型都找到了解决办法!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

脱发说起来就是掉头发,可是这掉头发又分为很多种,又分别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弄不清楚可不行。很多朋友脱发以为弄点洗发水洗洗就好了,其实这是极其的错误想法。头发是人体的一部分,头...

防止脱发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防止脱发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发际线后移、发量减少、头发干枯分叉、白头发多,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痛……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是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 为什么你的头发 越来越少 据研究,35岁以后,66%的...

封面科考队|阳过后会脱发?华西医生:这是“长新冠”症状

封面科考队|阳过后会脱发?华西医生:这是“长新冠”症状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宁芝 漫画杨仕成 春节一过,有阳过的朋友发现,脱发的问题咋个还没有停止呢? 来自华西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情况:在大家基本都感染新冠且阳康后的2023年1月,...

生发案例分享|(雄性激素)脱发多年,剃光后迎接久违的头发

生发案例分享|(雄性激素)脱发多年,剃光后迎接久违的头发

脱发有很多种因素,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一样脱发的原因也不一样! 那么脱发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1、雄激素源性脱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需在雄激素作用下才表现出来,多在青春期以后发...

男生想要发量浓密可以试试改善掉发的小方法

男生想要发量浓密可以试试改善掉发的小方法

男生想要发量浓密可以试试。 说说男生发量的问题! 1. 汉口医院中医科专家雷国奇。男生一旦得了雄激素脱发这个病就跟帅气沾不上边了。刚开始只是觉得头发变细变软,一天不洗头头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