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这四种情况,多为脾虚型!这个中医妙方,健脾和胃!
脾虚型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消渴范畴,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食不当、劳逸失度或先天不足等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到体内水谷精微的运化吸收,使得气血生化来源不足,身体机能下降。
脾虚型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同时伴有下面四种症状。

1. 食欲减退
这是由于脾虚导致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所引起的。在中医理论中,当脾的功能受损时,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降低,导致患者即使面对美食也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看到食物就感到恶心的现象。
2. 面色苍白
脾为后天之本,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气血的生成。当脾功能虚弱时,不能有效地转化和运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到面部的血液循环,使得面部失去应有的红润,呈现出苍白的状态。

3. 身体乏力
脾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气血,供给全身各组织器官使用。当脾功能虚弱时,无法有效转化和运输营养物质,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进而引起身体乏力。
4. 大便稀溏
当脾功能虚弱时,无法有效地转化和运输水谷精微,导致水湿内停,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大便稀溏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可通过服用健脾益气、养阴生津及调和阴阳的方剂进行调理。
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功能,提高身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能力。
养阴生津:改善因脾虚导致的体内津液亏损状况。
调和阴阳:平衡体内的阴阳关系,促进身体健康状态的恢复。
不久前,一位46岁的李先生前来求诊,他告诉我自己的空腹血糖值超过了8mmol/L,并且近几个月来一直食欲不振,每日排便两三次,每餐只能勉强进食少量食物,随后便感到胃部胀满不适。
刻下见诊:肤色无光泽,眼睑苍白,呼吸急促,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细弱。

拟方:参苓白术散,主要成分为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等,可以健脾和胃,止泻,对于脾虚湿阻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有良好效果。
按方服用20天后前来复诊,患者说他的食欲逐渐恢复了正常,胃胀的感觉也慢慢消失了。更令人欣慰的是,他的血糖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总之,脾虚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服用药物调理外,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如有任何疑虑或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