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说好脾胃养出好气色,心动不如行动吧
开栏语: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将通过本专栏将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养生保健及中西医防治知识,为您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小陈一直想瘦成纸片人,为了减肥牺牲了晚餐,早午餐大多也只吃蔬菜、水果,一个月下来,体重是减下来不少,但周围同事都觉得她气色不如从前了。她自己也觉得身体虚弱了,走路没有力气,到了饭点还不想吃东西,还总是掉头发,有时还会头晕,虽然常敷面膜,但是皮肤还是透着萎黄的感觉,看不出阳光靓丽的血色。小陈觉得要去调理一下身体了,就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
经过详细的诊察,医生觉得小陈是由于节食损伤了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导致面色萎黄、乏力、纳差、头晕、脱发,舌淡白,苔薄白,脉细。于是医生给小陈开了调理脾胃的汤药,并告诫她减肥要通过合理饮食及身体锻炼,不能一味节食寻求短期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小陈的气色比之前更好了,胃口也恢复了。
北平说
脾胃虚弱为什么会导致人气色差?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饮食、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常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或生活等,易导致脾胃虚弱。
中医常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在五行中,脾胃属土,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方可滋养人体四肢百骸,上荣头面,人体才可以精力充沛,脸上气色红润有光泽。所以在生活中,注重养好脾胃,才能养出好气色。
脾胃虚弱的人有哪些表现?
①大便稀溏、腹泻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脾胃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而下注肠道,故见大便稀溏,或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等。
②食欲不振
脾胃功能失调,纳运失常,脾胃无力消化食物以营养全身,身体虚弱,胃口差,就会对吃饭不感兴趣,吃得少。
③面色萎黄
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无水谷精微滋养四肢百骸,易出现面色无华、脸上没有光泽、头发枯黄等,这个就是人们常说的黄脸婆。
④四肢乏力
《素问·五藏生成》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脾胃虚弱,则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四肢,所以易出现四肢乏力。
如何调理脾胃,养出好气色?
①好心情养好脾胃
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的正常活动。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志伤胃,这说明情绪对脾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养脾胃,需先养好心情。
②好脾胃饮食调摄是关键
三餐饮食需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为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平时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辛辣、煎炸、油腻、生冷等食物。
平时可以选择健脾益气的食疗:
(1)扁豆胡萝卜粥
只需胡萝卜、扁豆、粳米即可。此粥具有健脾和胃、顺气消积的功效,还适用于胃肠不和、食少呕逆、慢性腹泻等病症。其中扁豆为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胡萝卜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被誉为小人参。其功效为补中气、健胃消食、壮元阳、安五脏。
(2)山药排骨补气汤
材料:猪排骨500克、山药1000克、红枣8粒、党参15克、黄芪20克、姜1块、葱白1根、料酒1汤勺、盐。
做法:1、排骨切小节洗净后用凉水泡4小时以上,其间换几次水,让血水充分泡出来,再焯水沥干备用,党参、红枣、黄芪分别洗净备用。2、锅放少许油加入姜片,葱节炒出香味再放入排骨翻炒出油,加入开水、料酒、党参、黄芪大火烧开倒入砂锅小火炖40分钟。3、山药去皮洗净切段加入排骨里再放入红枣,中火炖30分钟加入少许盐。
功效:健脾补气,强壮身体
适宜人群:脾胃气虚见纳差,疲倦乏力,大便溏者
③适当运动有益脾胃
在运动时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运动后以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成分,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延缓消化系统的老化。
④穴位按摩,脾胃保健不可少
对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健脾养胃的效果。在健脾养胃方面有显著功效的穴位,主要有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等。按摩的时候,力度适宜,以感到酸胀为佳,每次持续三分钟左右即可。此外,还可以沿着经络的走向进行敲打,达到刺激相应经络及脏腑气血的功效。
好脾胃养出好气色,比化妆品还好用。
爱美的集美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专家简介】
张北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研修医,第六批国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入选第8批第9批岭南名医录,2017首批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脾胃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胃肠、食管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分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幽门螺杆菌分子诊断中心广州分中心。牵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岭南中医消化内镜医疗联盟及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
在学术带头人余绍源、罗云坚及黄穗平三位教授指导下,在学科带头人、脾胃病暨消化内镜中心大科副主任张北平引领下,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静、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延及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添文带领团队,继往开来,携团队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一手中医,一手内镜,医镜融合,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转化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尤擅长消化内镜下3E技术(ESD、ERCP、EUS)等各种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吴荣焕、付灵玉
执行编辑:杨晓雁
审核校对:何明坤
: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