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从九窍看脾胃——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从九窍看脾胃——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admin10个月前 (12-12)皮肤科19

当脾虚失健,导致清阳不升,湿浊不化时,人体就有可能九窍不通。因此,九窍有问题了,我们先要想到是不是脾胃出问题了。

我在出门诊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患有脾胃病的年轻患者,他们看上去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有的长得很肥胖,看似体格庞大,但是一点都不结实,一身肥肉;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有未老先衰之态……,这些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

有人可能会问了,是不是能从这些人的外在状态看出他们的脾胃有问题呢?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外在状态知其内在,而且这些都是有根据的。

从哪里来看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人的九窍来看。何为九窍?具体是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

《脾胃论》里有一句话叫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脾作为后天之本,是主运化水湿的,主升清阳。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被脾升举至上焦,滋养心肺,并由肺布达九窍、四肢以及皮肤,清阳之气出于头面官窍,九窍就会通利。

反之,当脾虚失健,导致清阳不升,湿浊不化时,就有可能九窍不通。因此,九窍有问题了,我们先要想到是不是脾胃出问题了。

从口唇看脾胃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说明脾开窍于口,脾胃有问题有时就会表现在口唇上。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脾还主涎液。中医认为涎与唾合称为口水。《黄帝内经》中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脾气充足,则涎液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进行吞咽和消化,但它会老老实实待在口里,不会溢出来。一旦脾气虚弱,脾本身的固摄功能失调,涎就会不听话了,比如在睡觉时会流口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哈喇子。

为什么小孩子爱流哈喇子?因为小孩子的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脾胃本身还弱,所以爱流哈喇子。如果经常性地流哈喇子,我们可以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从鼻子看脾胃

脾胃与鼻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而胃经起于鼻部,因此脾胃的经脉与鼻窍也是相通的。一个人的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谷精微无法上输濡养鼻窍,而引起鼻腔干燥,有时还会引起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等问题。这种情况多是脾胃虚弱,气津不足,脾气不能摄血或肺虚火上冲鼻窍所致。

此外,一般鼻翼发红的人多是有胃热。除了鼻翼发红外,还伴有容易饿、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其根本原因在于脾的运化能力不足,使食物蕴积滞留于胃,食物积久化热、化腐所致。

如果鼻头发青,并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青色为肝木之色,肝气疏泄太过,横逆冲犯脾胃,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这时我们可以多按摩太冲、足三里等穴,以舒肝健脾。

从眼睛看脾胃

肝开窍于目,而目之所以能看东西,全赖于肝血的濡养,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所以肝血是禀受于脾胃的。

一个人的脾胃功能失调容易引起视力疲劳、视物模糊、眼睛红肿、眼睑下垂等问题,并伴有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舌淡,脉缓弱无力等症。这多与脾气不足、清阳不升、目失所养有关。

从耳朵看脾胃

耳朵位于清阳交会的头面部,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肾开窍于耳,《灵枢· 脉度》中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是先天之本,离不开后天之本脾胃的滋养,如果一个人的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肾精必亏,耳窍失养,就会出现耳鸣、耳聋等问题。脾虚气弱,水湿不能正常运化,致使内生痰浊,耳道闭阻也会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

从前后阴看脾胃

前阴包括溺窍(尿道)和精窍(生殖器),是主排尿和生殖的。中医认为,肾是水脏,脾为中土,共同主管着水液的代谢化生。脾气健旺,清升浊降,以助肾化水,使排尿通畅;脾虚则升降功能失调,会出现排尿不畅,严重者会出现不能排尿的现象。后阴就是肛门,中医称肛门为魄门,魄与粕相通,是传送糟粕的。

一旦脾气虚弱,水谷不能正常运化,就会出现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有时伴有肠鸣等问题;脾的清阳之气一旦下陷,就会出现经常性泄泻甚至久泻脱肛;气不统血,则会出现便血。

脾胃虚会致九窍不通,从九窍不通可以判断脾胃是否有问题,正所谓窥知其外,乃晓其内。我们知道中医是讲究望、闻、问、切的,但凡有经验的老中医大都可以通过病人的脉象、气色、九窍等反映出来的各种症状,来诊断患者的生病部位,但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与学识。作为普通大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生活当中注意饮食、合理作息,及时关注脾胃健康。

自我脾胃调理法

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

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不一一列举,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其七、吞唾液养生法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其八、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动动手指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收获知识与健康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23149

“从九窍看脾胃——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的相关文章

产后脱发、脂溢性脱发、病后脱发看过来,这里有让你长头发的方子

产后脱发、脂溢性脱发、病后脱发看过来,这里有让你长头发的方子

说起脱发,很多人都非常苦恼。 有一个读者朋友,她自从生完孩子后,就频繁掉头发,每天清晨扫地,地板上都有一大把头发,一照镜子,头顶居然已经很稀疏了,真是把她吓坏了。...

脱发掉发、头油掉屑还头痒。皮肤科专家:找准病因消除以上症状

脱发掉发、头油掉屑还头痒。皮肤科专家:找准病因消除以上症状

门诊故事:今天接诊了一位28岁的脱发女患者,自述说每天洗头,头发还是油腻,头皮屑多,头皮痒,夏季症状还会加重,洗头和梳头的时候会大量脱发,发质干枯多分叉、纤细、头顶发量明显稀疏,来医院做了检...

公立医院几百块就能治疗脱发???带你去一看究竟

公立医院几百块就能治疗脱发???带你去一看究竟

公立医院几百块钱治疗脱发? 今天去医院看脱发,时间有点急,一路跑到地铁站发现车还没来就慢悠悠的不跑了。但是深圳的列车来的还挺快的,两分钟就来了。一般深圳的列车都是3-5分钟一趟,周六...

前列腺增生和雄激素性脱发,用非那雄胺治疗时,注意剂量有区别

前列腺增生和雄激素性脱发,用非那雄胺治疗时,注意剂量有区别

提前说明一下,女性朋友可以不看此篇文章,因为华子这次说的药物是非那雄胺,只针对男性朋友的前列腺增生,以及雄激素性脱发,是不建议女性服用的。 很多男性朋友在年龄大了之后,就会出现前列腺...

解读男性型脱发的原因及治疗

解读男性型脱发的原因及治疗

据中国男性型脱发医疗信息网专家介绍,男性型脱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占到所有男性脱发的90%以上。 从世界范围看脱发,欧洲是脱发率较高的地区,且欧洲人热衷植发,尽管其...

女性掉发,或与身体缺4种营养素有关

女性掉发,或与身体缺4种营养素有关

健康科普行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到了中年都会有脱发困扰,经常脱发容易让人变得焦躁,同时也会给个人形象大打折扣,脱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也与体内缺乏营养有关,那么脱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