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深度|哪种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这2002张处方情况分析来告诉你

深度|哪种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这2002张处方情况分析来告诉你

admin10个月前 (12-12)皮肤科19

摘 要

目的:通过点评及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为医院管理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某院2017 年4 月-2018 年2 月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处方2002 张,与313 首经典方剂对比,采用分类汇总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处方中从诊断到用药情况存在的不合理性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中药处方内科系统疾病的中药处方占73.1%,不合理处方占比较高(19.48%),主要为超剂量用药(52.82%)、临床诊断不适宜(23.08%)、金额超量(19.23%)、品种超量(14.1%)、诊断与用药不符(7.69%)、脚注遗漏(6.67%)、用法不合理(0.77%)。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中药饮片处方及不合理情况,对加强中药的管理,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饮片处方

不合理处方

经典方剂

中药合理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5年11 月30 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中要求[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以建立和完善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为核心,切实加强中药饮片临床应用安全管理。笔者对某医院2002张中药饮片处方进行了点评和分析,以期为医师开具及药师审核中药饮片处方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2]、《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 年版中药饮片卷[3]、《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本院《中草药房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方剂学》[4]等标准进行处方点评。2017 年4 月-2018 年2 月,每月随机抽取某医院中草药房门诊(不少于100 张)和住院处方( 不少于40 张), 结合医院HIS 系统,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进行调查和用药合理性分析。根据临床诊断、药品品种、诊断与用药、超剂量用药、脚注遗漏、用法、金额超量等方面进行点评, 利用Excel 表格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 果

01

中药分布

2002 张处方中, 住院处方612 张, 其中颗粒处方332张(54.2%), 饮片处方280 张(45.8%);门诊处方1390 张,其中颗粒处方972 张(69.9%),饮片处方418 张(30.1%)。所有点评处方中, 颗粒处方占65.1%,饮片处方占34.9%。具体情况见表1。

02

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

2002 张处方中, 男性患者953 张, 占47.6% ;女性患者1049 张, 占52.4% ;男女比例1 ∶ 1.1。患者年龄最大89 岁,最小4 岁,平均年龄50.2 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02 张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表

03

临床诊断情况

2002 张处方中,以内科处方居多, 共1463 张, 占73.1% ;外科(含妇科、五官、皮肤)处方共539 张,占26.9%。具体见表2。

表2 2002 张中药饮片处方临床诊断情况

04

处方单剂总剂量情况

2002 张处方中, ≤ 100 g的处方占10.3%,100~150 g 的处方占25.6%,64.1% 的处方单剂重量超过150 g。

05

不合理处方分布情况

2002 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390 张,占19.48%。其不合理情况见表3。常见超量的毒性药品情况见表4。

表3 2017 年4 月-2018 年2 月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情况表 [ 张(%)]

表4 2002 张处方中常用有毒药品超量使用情况

讨 论

整体调理、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独特之处, 对多种慢性病、罕见病以及防病康复等非急症患者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因此门诊处方量明显高于住院处方。中药饮片使用明显少于中药配方颗粒, 且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反映了传统中药饮片受到强烈冲击的现实情况。中药免煎颗粒以其体积小、方便携带与服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很多学者对于中药免煎颗粒能否成为中药饮片的替代品持怀疑态度。王卓[5]研究得出结论:玉屏风汤剂在配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优于配方颗粒, 充分体现了中医处方的理论机制。因此认为中药配方颗粒不能完全替代传统饮片。

表2 显示,中药处方以消化系统、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多,和其他地区所不同的是,肾病在本院占有较大比重,这与该院配备有专于治疗肾病的中医专家有较大关系。有较多患者(12.8%)因多汗、虚劳、疼痛、失眠、畏寒等疾病就医,体现了中医对该类疾病的治疗优势。

01

处方不合理之一:超剂量用药

从表1 可以看出, 中药饮片处方中单剂质量>150 g 的占64.1%,其体现在处方合理性上,为品种超量或者超剂量用药。选择150 g为分界的原因如表5 所示,《方剂学》中收载的313 首经典方剂中,单剂总剂量≤ 120 g 的占79.55%,≤ 150 g 的占91.05%,可见方剂的单剂总剂量在150 g 以内较为合理。从表3 可以看出,住院超剂量处方达64.15%,门诊处方达45.02%,超剂量处方平均达52.82%,由此得知,该院不合理处方以超剂量用药为主。中药超《药典》使用是临床中药学的普遍性问题,药量过大成为目前处方的普遍问题,但一直未能引起中医药界的足够重视。药量是药物在方中药力大小的重要标识之一,药物的用量一般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指导。为了使临床用药有效而安全,必须把单味药的用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当剂量超过一定限度,不仅疗效不会再提高,而且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且用量过大,有效成分在一定的溶液中已经饱和,不能再增加溶解量,既浪费了药材,疗效也不会继续提高[6]。尤其毒性药超量使用(表4 所示),会引发中药潜在毒性[7]。《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8]。有的处方上十余种药品每一种旁边都有医师签名,整张处方上遍布医师签名,是否合理有待探讨。

表5 313 首经典方剂单剂总剂量统计表

02

处方不合理之二:临床诊断不适宜

点评为临床诊断不适宜的处方多数为中医证型缺项。2010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第八条第二项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以不写) , 但必须有证型。所点评的2002 张处方中,23.08% 的处方为临床诊断不适宜,主要表现为临床诊断栏中只有咳嗽、高血压、感冒、肾病、心绞痛等西医诊断或者胸闷、失眠、畏寒肢冷、头晕、口干等症状描述,有的甚至写成调理、减肥等,不同症型的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法不同,所以建议严格按照中医诊断学标准填写中医证型,规范中医诊断,便于中药师审方和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03

处方不合理之三:金额超量

该院对中药饮片(含颗粒剂)处方的管理规定中指出,中医师开具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方剂,每帖用药价格控制在30 元以内,各类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精神分裂症、肾功能衰竭等病种控制在40 元以内。点评的金额超量处方数达到了19.23%,可见金额超量情况较为多见。金额的超量与中药品种数和剂量成正比,金额的超量也反映了品种和剂量的超量。

04

处方不合理之四:药品品种超量

该院对中药饮片(含颗粒剂)处方的管理规定中指出,医师开具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方剂,每帖用药一般控制在18 味以内。2002 张处方中,品种超量处方达到14.1%。被后人称为方书之祖的《伤寒论》中113 首附方中,5 味药以下的方占50%,10 味药以上的只占4.2%,平均只有5 味药[9]。笔者对方剂学中收载的313 首方剂饮片品种进行统计(见表6),其中品种数在5种以下的占43.45%,10 种以下的方剂占86.9%,平均为6.8 味药。中医处方的药味多而杂,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不仅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而且容易造成药材和资金的浪费,必须引起重视。

表6 313 首经典方剂饮片品种数统计表

05

处方不合理之五:诊断与用药不符

2002 张处方中,7.69% 为诊断与用药不符。如患者,男,51 岁,高血压、肝郁,而处方开具桔梗、炒苦杏仁、蜜紫菀、清半夏、前胡、炒紫苏子、黄芩、金银花、蜜桑白皮、浙贝母等止咳化痰的药物,诊断与用药完全不相关。又一患者,女,21 岁,诊断为咳嗽、风寒感冒,处方开具麻黄、桑叶、菊花、连翘、炒苦杏仁、薄荷、桔梗、前胡、甘草。该方虽有麻黄一味辛温解表药,但是同时应用了桑叶、菊花、薄荷等多味辛凉解表药,虽然具有宣肺止咳作用,但是治疗风寒感冒并不适宜。

06

处方不合理之六:脚注遗漏

脚注遗漏在颗粒剂处方中是不存在的,该问题只存在饮片处方中。2002 张处方中,26 张处方存在脚注遗漏现象。如旋覆花、盐车前子等需包煎,龙骨、黑顺片、煅紫石英等需先煎,豆蔻、鱼腥草、薄荷等需后下,而处方中未标注。《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包煎、先煎、后下等[8]。花粉类(如蒲黄)、细小种子类(如葶苈子)、药物细粉( 如青黛)、含淀粉、黏液质较多(如车前子)、附绒毛类(如旋覆花)等应用纱布包煎,以防止糊锅或者刺激咽喉等不良事件;牡蛎、龙齿、醋鳖甲等应先煎, 以提高药物溶解度;黑顺片、制川乌等应先煎以减毒,含挥发性成分、气味芳香的饮片如沉香、薄荷、豆蔻、砂仁、降香,含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如钩藤、鱼腥草、徐长卿、大黄(用于泻下时)等应后下。葛姗姗等研究表明[10],砂仁煎煮3 ~ 6 min 时汤液中樟脑的总量达到相对高值,煎煮10 min 以上损失超过45% ;白豆蔻数沸即可,2 min 内为宜,煎煮5 min以上汤液中桉油精的总量损失超过50%。可见,煎煮方法是否适宜对药效的发挥有直接影响。而对于脚注遗漏的处方,有的药师因工作繁忙会忽视与医师沟通并省略对特殊处理药物的处理,进而导致药效降低。

07

处方不合理之七:用法不合理

如患者,女,63 岁,处方开具党参、丹参、龙眼肉、枸杞子、北沙参、菊花、赤芍、黑顺片、甘草,用法为水煎外洗。该处方以补气养阴为主要功效,并不适合外洗。究其原因,医师开具药量均超过《药典》规定量,为避免成为不合理处方,因此将用法写为外洗。

小 结

通过处方点评及分析可以看出,中药饮片被免煎颗粒冲击,是否影响中药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中药饮片处方中所体现的各项信息(包含病人、诊断、用药等),清晰地反映了中医中药治病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中医治病,辨证论治是根本,合理配伍是关键,安全有效是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公布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医药人员应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医药通力合作,严谨处方用药,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和保健水平,振兴中医药事业。

作者简介:

罗玉梅,主任药师,制药工程硕士,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药学部

本文参考文献请扫描

二维码查阅

来源/罗玉梅.2002 张中药饮片处方情况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8.10(177):70-7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23904

“深度|哪种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这2002张处方情况分析来告诉你” 的相关文章

多种原因的脱发,中医提供不同方法辨证治疗调理

多种原因的脱发,中医提供不同方法辨证治疗调理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我国有2.5亿人受脱发困扰,每6人中就有1人有脱发情况,其中20-40岁人群占较大比例,男女比例约为2:1,90后脱发患者高出80后。 雄激素脱...

化疗为什么掉头发?化疗后头发掉光,是不是化疗加重了病情?

化疗为什么掉头发?化疗后头发掉光,是不是化疗加重了病情?

直到现在,还是会经常有人问,化疗为什么掉头发?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很老的问题,今天就再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很多人把化疗掉头发当作是一个制造化疗恐惧的极好素材,有人这样别有用心地...

熬夜导致脱发的2种改善方法了解一下

熬夜导致脱发的2种改善方法了解一下

熬夜已经成为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随着电子产品的进步和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更是让很多人成为熬夜大军中的会员,规律的作息生活时间越来越少,长期熬夜也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脱发就是...

头发总出油,还经常性脱发,怎么回事?10个小建议,赶紧试试吧

头发总出油,还经常性脱发,怎么回事?10个小建议,赶紧试试吧

洗过头发还没隔过一天,就又是满头泛油光、头屑纷纷、脱发已箭在弦上。不想成为油腻的中年大叔,不想成为焦躁的中年妇女。过于频繁洗头并不好,但出油、头皮屑让人无法忍受,怎么办? 治标需治本...

脱发人士必看:拯救发量的N个办法,到底谁最靠谱?

脱发人士必看:拯救发量的N个办法,到底谁最靠谱?

最近几年,来皮肤美容科就诊的有两大主力人群,一类是脸上过敏的,另一类则是头上脱发的。可见脱发确实是困扰大家的美容问题。虽然男性脱发更常见,但女性也不少。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普遍的「雄...

头发掉得太严重,该怎么挽救?医生分享8个小方法,很管用

头发掉得太严重,该怎么挽救?医生分享8个小方法,很管用

在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社会集体焦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脱发群体不断壮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脱发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脂溢性脱发、斑秃、早秃等。本病虽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