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宝爸必看的中药使用指南·煎药篇
随着呜哇哭声响起,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面对这个新成员的到来,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一方面,新成员的加入,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生机;另一方面,由于小宝宝刚诞生,对于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免疫力未健全,隔三差五就生病,这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少烦恼,尤其是对于新手宝妈宝爸们,因为缺乏医学常识,以及担心小宝宝健康,往往会病急乱投医,比如滥用抗生素,这反而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中医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对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但是很多家长由于不了解中医药知识,觉得喝中药太苦,煎中药很麻烦,或者担心自己不会煎药,从而错过了这种简便廉验的治病方式,这真是太可惜了。
基于上述情况,特编写此系列中药使用科普文章,本系列科普文章皆根据笔者临床常遇问题编写,并以问答的形式成文,方便宝妈宝爸们检阅和查看,共分为煎药篇、服药篇和疑问篇。但限于学识水平,错误在所难免,文章内容仅个人观点,请理性看待。
Q1:是自己煎药好,还是代煎好呢?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自己煎药最好,因为自己煎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药效,而中药代煎的话,因为是批量煎煮的,很多时候药物浓度会低不少,从而影响疗效。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比如说住院期间,中药代煎也是可以选择的。
Q2:自己煎中药的流程有哪些?
煎药大致流程分为:先泡后煎,先武后文;去滓榨汁,遵嘱服药。
Q3:煎中药用什么器具最好?
首选砂罐或陶罐,次选不锈钢或玻璃,忌用铁锅或铝锅。🍀小知识:煎药器具以导热均衡、性质稳定、价格低廉为衡量标准,因为砂锅和陶罐性质稳定、导热性良好,而且价格低廉易得,所以作为煎熬中药的首选;而铝锅和铁锅因化学性质不稳定,高温下容易与中药反生反应,甚至产生释放有害物质,故不推荐用来煎药。
Q4:煎中药应该用什么水?
使用干净清洁的自来水或矿泉水即可。🍀小知识:在古代,煎药使用的水多种多样,比如东流水、甘澜水、无根水等,如今基本不再使用。
Q5:煎中药该放多少水合适?
一般以水面能没过药面2cm左右为准。🍀小知识:有些花叶类的中药质量很轻,加水浸泡时会浮在水面上,不好测量水面高度。这时我们可以用手掌或小物件将药材压没水面再测量。
Q6:如何把握煎中药的火候?需要煎多长时间?
煎药火候一般分武火(大火)和文火(小火),常规煎煮先用武火煮沸,然后再改文火煎煮20-30分钟即可。某些特殊药材或方子,需要特殊煎煮,比如解表药或方子,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煎15-20分钟即可,不能久煎,否则导致药效下降或丧失。
Q7:一副中药需要煎几次?
一般情况下,一副中药煎煮两次即可。你可以一次性煎两次,然后将两次药液混合,再分次服用;也可以分开煎煮,即每次吃药前再煎。
Q8:煎中药前,药材需要清洗吗?
不建议煎药之前用水清洗药材(饮片)。🍀小知识:中药饮片在到达我们手上之前,已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程序,所以可以直接煎煮。偶尔会夹杂一些碎屑或杂质,用手捡取丢掉就行,不需要水洗。
Q9:煎好的中药,该怎么保存,能保存多久?
根据季节和气温来决定,夏天气温高,保存时间短;冬天气温低,可以适当延迟保存期。但不建议保存超过一个星期。若保存的中药液出现酸败味,应该丢弃不用。🍀小知识:家里有冰箱,可以将煎好的中药液放置冷藏区保存,一般4-5天,服用时再拿出来加热即可。
Q10:煎中药前,一定要先浸泡吗?
煎药前,需要将药材用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主要目的是方便有效成分的溶出。🍀小知识:温水浸泡药材可能效果更佳,但因为用温水浸泡麻烦,所以我们一般用常温清水浸泡即可。
如果你对类似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