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识别(二)
怎么能用上次的开头呢?不能~。要不就这样开始吧?未免太过草率。那就先说一说什么是中药饮片吧?根据《药典》定义,饮片是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经过医生开方,调配后,一般就可以煎服了。煎煮前,应先加冷水(以漫过药面为度)浸润饮片30分钟左右,易于有效成分煎出。有些人会觉得饮片看上去脏脏的,常用水清洗之后,再行煎煮,其实这是不对的!清洗后,会将一些水溶性的有效成分或辅料洗去,影响疗效。而且不少是粉末类药材,更不宜洗了。当然煎煮过程中,包括煎药器具,先煎、后下,火候等都很讲究,但这不是今天的内容,有机会我们可以专门开篇讨论。好!接下来进入主题...
【钩藤】
茜草科钩藤属植物的带钩藤茎均作钩藤入药,其中以钩藤和华钩藤的产量大,质量佳。说一说它的性味归经,钩藤味甘,苦。咦~,又甜又苦,该是很奇怪的味道吧。有段子这样说,古人尝各种植物,好吃的叫菜,不好吃的就叫中药。
说完味,再说一说他的性。其实中药的性味就好比人的性格。有的寒凉,有的温热。西南人喜欢凉拌折耳根,也就是鱼腥草,当然辣椒面是必不可少的。这里也有讲究,鱼腥草性凉,辣椒性热。搭配一下,则刚刚好。其实吧,人们生病,大多和体内的稳态不平衡有关。中药不同的性味刚好就去纠正我们体内的偏差。所以性微寒的钩藤能够清血平肝,息风定惊,用于风热头痛,感冒夹惊,惊痛抽搐等症。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热病都用凉药,还得对症下药。中医很有意思的,说下去就太深奥了。所以我们还是慢慢来吧。
【栀子】
去南中医的时候恰逢一群栀子结果。一看这学校同学素质不错,都是不摘花的好同学。因为栀子花太香了,而且能吃。所以很多种植的栀子花都等不到结果呢!小伙伴让我看她的手,好多红红的液体。我马上说,你小心点啊?是不是被枝干刮出血了,一看栀子也没刺啊。原来她把栀子果实捏碎了,里面有红色的液体。所以做染料是栀子的用途之一。
栀子也是茜草科的植物,能清热利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散瘀。在成熟果实中可以提取栀子黄色素,民间作染料应用。同时也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天然食品色素,没有人工合成色素的副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它着色力强,颜色鲜艳,具有耐光、耐热、耐酸碱性、无异味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糕点、糖果、饮料等食品的着色上。花可提制芳香浸膏,用于多种花香型化妆品和香皂香精的调合剂。
【麦冬】
麦冬的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药植老师喜欢说,这些膨大的块根块茎,常常就是可以入药的部位。关于块根块茎的概念可看上篇。我想古人寻找药材的时候,一定也会看看植物的根茎有没有膨大变形。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植物膨大的块根块茎能够储存淀粉等养分。各种物质合成旺盛,就容易产生各种次级代谢产物,而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往往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当然也有从植物的其他部位合成,运输到块根块茎中储存。
其实中医很有意思的,之前给同学说灶心土可以治疗水土不服。所谓灶心土,中药名叫伏龙肝,伏龙,灶王爷嘛。肝,也就是中心位置。属于铝化合物类,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同学说,可怕,难怪说巫医不分家。其实有科学依据的,一个人换了一个地方生活。就可能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刚好家乡的灶心土里面就有。又说多了。中药麦冬是百合科植物,杭麦冬、川麦冬的小块根。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的功效。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植物。
【蛤壳】
说到蛤壳,就想到和同学去青岛吃蛤蜊的日子。吃完蛤蜊,我把壳擦干净,用袋子装起来。同学问我干嘛?我说给其他同学带的青岛特产啊。其实就是觉得那么漂亮,扔了太可惜。现在知道他是一味药后,就更喜欢中药了。这不变废为宝嘛!就喜欢这种勤俭持家的感觉。
蛤壳为帘蛤科动物文蛤或青蛤等的贝壳。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就是使结块由硬变软逐渐消散,蛤壳是很硬的东西,却能够使体内结块由硬变软。大自然的平衡之道,我猜想当某一天蛤蜊完成自己的生命之后,就释放一些能够物质,把自己分解掉,就像细胞的凋亡。而这种物质刚好也能分解人体的结块。另外还能利水消肿,敛疮收湿。这个从他的生活环境就知道了,常年生活在有水的地方,没点利水消肿的本事怎么行呢?而这些物质能够作用于我们与动物。是不是能从某种角度说,我们与他们是同源的呢?
【山茱萸】
羡慕农业院校的同学秋天有果实吃。也羡慕我们药科大学的同学,嗯,我们有药吃。十一月份枝头红灿灿如樱桃一般的山茱萸成了我一个星期以来的零食。每天都会吃上四五颗,酸酸的,涩涩的,苦苦的。嗯,挺好吃的。本种(包括川鄂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供药用,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哦,对了,我之前长智齿牙疼,就是胡乱吃几颗山茱萸治好的。
【吴茱萸】
吴茱萸和山茱萸写在一起,这样就容易区分了。虽然名字像,但形状很不像。吴茱萸看起来是不是像小花椒呀?嗯,她和花椒是亲戚,是芸香科的宝宝。吴茱萸的嫩果经炮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可作为驱蛔虫的药。
(二)就到这里了,不管你期不期待。我都会写(三),作为一个中药人。弘扬神农伟业,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中药,是我的梦想。好吧,我承认。我是有点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啦。
扫码关注
喜欢就加入我们
偶尔巡山,偶尔睡觉,偶尔发发牢骚,偶尔还会偷懒,若能多识些鸟木虫兽则更妙哉!
这里是江南草迷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