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年纪轻轻就闭经,还子宫下垂,该如何调理?
我曾在给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孩子诊脉时,被她的胳膊吓了一跳,瘦得皮包骨一样,一点儿肌肉都没有,一搭脉,我更是心里一紧,问正在一旁的她父亲:她的气血怎么这么弱?
她父亲很无奈:减肥减的。
这个女孩子还在读大学,但因为减肥,导致了厌食,月经足有两年都不来了,也服用过很多活血通经的药物,没有任何改善。
我告诉他们,不要再服用通经药了,因为无经可通。
打个比方,河里已经没有水了,再挖河沟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见过很多正值妙龄的女孩子,刚20岁就闭经了,到医院检查,竟然还有子宫下垂或胃下垂等问题,身体差到让人难以置信。
女性是靠血来养的,血液一亏,百病丛生。
而血液来自脾胃,很多女性为了减肥,一天只吃一根黄瓜,甚至只喝减肥茶。
这真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会严重伤害脾胃;
脾胃一虚,气血不足,月经就会减少甚至没有;
接下来就是子宫下垂,卵巢萎缩,生殖系统退化,很可能再也无法生育。
针对这样的女性,由于她们已经没有了月经,用通经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先补脾胃,把脾胃补足了,血液有了奔流不断的源泉,然后通经才能发挥效果。
具体方法是服用补中益气汤:
配方:
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
辅料:生姜9片、大枣6枚。
用法:熬水,口服。
补中益气汤加减法及适应证
补中益气汤中,黄芪、甘草、人参三味药,被李东垣誉为除湿热、烦热的良药;
当归和利血脉;
橘皮与甘药相伍,既可行气,又能益元气;
升麻引胃气上升而恢复其本位;
柴胡升举清阳以使少阳升发之气上升;
白术可除胃中湿热,和利腰脐血脉。
李东垣对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法从腹痛、头痛、身痛、便秘、咳嗽、心下痞、胁下痛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腹痛者,加白芍、甘草;若恶寒冷痛,加桂心;
若恶热喜寒而腹痛,或夏月腹痛而不恶热者,加白芍、甘草、黄芩;
若天凉恶热而腹痛,加白芍、甘草、黄芩、肉桂;
若天冷腹痛,则去白芍,加益智仁,或加半夏、生姜。
头痛者,加蔓荆子;若疼痛剧烈,加川芎;若头顶痛、脑痛,加藁本;若头痛持久,加华阴细辛。
脐下痛者,加熟地黄;若仍疼痛不止,再加肉桂。胸中气机壅滞者,加青皮;若短气而促的,则不用。
身体疼痛及身重者,加去桂五苓散。
风湿相搏,浑身疼痛者,加羌活、防风、藁本、升麻、苍术。
大便秘结者,加当归尾;大便燥结不通者,以补中益气汤调服玄明粉。
若病久伴咳嗽咯痰者,去人参,刚开始发病则不必去;若在冬季,或春寒,或秋凉时,宜加去根节麻黄;若春季转暖,只需加佛耳草、款冬花;若夏月咳嗽,加五味子、麦冬,舌苔白滑者则不加;夏月不咳嗽者,也加人参、五味子、麦冬,以救肺气而泻火邪。
若能食而心下痞者,加黄连,不能食而心下痞者则不加。若胁下作痛,或胁下挛急收缩者,均加柴胡。
上述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法,适合于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导致的初起表现为热中之病者。
如果热中后来传变为寒中,则不可使用。因为黄芪、人参、甘草、白芍、五味子等甘酸之品会加重病情。
为了能够区分热中和寒中,李氏还引用《素问•调经论》的原文,对二者的病因病机做了论述。
在症状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李氏认为,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中的一种,就有可能属大寒证,不宜用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作为《脾胃论》的核心方剂,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可以治疗发热、感冒、低血压、胆汁反流性胃炎、腹泻、胃下垂、直肠脱垂、尿潴留、尿失禁、慢性肾盂肾炎、白细胞减少症、重症肌无力、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小儿尿频、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
我在临床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种疾病,多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常可取得理想疗效。
曾闻姜春华先生治一感冒屡不愈,后用补中益气汤热平。裘老治发热,每伍以黄芪。既有扶正达邪之意,又寓补气退热之义。(选自《〈脾胃论〉评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庆其。)
补中益气汤,与之相关的中成药叫补中益气丸,主要治疗因疲劳和饮食不节而导致的脾肺气虚,中气下陷。
什么是中气下陷?中医认为,人的胸中有中气,支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人一旦营养不足,导致了气虚,中气就会向下走,这时女性常常会感觉有气无力,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
本来食物进入胃肠后,在中气的固持下,是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过程的,可是现在中气不足,食物固持不住了,很快就被排了出去,表现出来就是腹泻,严重的还会导致子宫下垂和胃下垂等。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倾尽心血研究而成,方子里面的人参是一味大补元气的药,黄芪能补气固表。
什么是固表呢?
就是加强人体外边的防御系统,有的人总是冒虚汗,风一吹就感冒,就可以用生黄芪来固表。
炙甘草和白术,则是补脾胃之气的。
然而,既然是要补气,方子里为什么还包括陈皮呢?
原来,如果补气的药一下子用了,大量的气同时补入人体,人体是承受不了的,会出现气闷、胸闷、堵塞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微加上一点理气的陈皮,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在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血。
中医认为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所以气虚的同时,血也一定是虚的。
而一下子补进了这么多气,一定要考虑将它们引导转化为血,所以加上了当归,这样就可以让气血的转化正常了。
但是,做到这步还不够。
虽然补了气,可是关键的中气下陷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正基于此,方子里用了升麻和柴胡,且用量非常谨慎,升麻是升阳明之气,柴胡是升少阳之气。
您可别小看了这两味药,因为它们的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起到带路的作用,整个药力真的就会往上走,而治疗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问题时,真的可以让之有效归位,功能可谓强大。
对于这种减肥导致的闭经等问题,民国名医张锡纯的资生汤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资生汤的主要成分就是怀山药,也是从脾胃入手的思路。
配方:
怀山药30克、玄参15克 、于术9克、 鸡内金(捣碎)6克、牛蒡子(炒,捣)9克。
用法:熬水,口服。
张锡纯,是民国时期的中医大师,很多年前,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聆听医史文献权威专家余瀛鳌老先生的讲话,余先生说:20世纪上半叶,中医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影响能和张锡纯相比,从那以后,中医再也没出现过有类似影响的人物。
曾经有人对现在的中医名家做过一项调查,让他们列出十个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书籍,结果70%的中医名家,都填写上了张锡纯这个名字,或者是他的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在资生汤这个方子里面,山药补脾,生肺津,玄参是清热的,生鸡内金除了消食之外,还可以活血化瘀。
为什么用鸡内金而不用其他药呢?因为张锡纯认为一般活血化瘀的药,有可能太猛,生鸡内金化瘀的作用非常好,更重要的原因它还是血肉有情之品,不伤正气。
所以,张锡纯在治疗妇科病的时候,要想化瘀,经常会用到生鸡内金。
最后一味药是牛蒡子,是清除外邪,清咽利喉的,可以解毒。
资生汤治疗女性因脾胃虚弱导致的闭经,效果显著。
资生汤歌诀
滋生劳瘵贏弱伤,纳少喘咳闭经详;
术山鸡金玄参蒡,热甚加入生地黄。
【主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组成】: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碎牛蒡子三钱(炒捣)
【加减】: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
方解:于术以健脾之阳,脾土健壮,自能助胃。山药以滋胃之阴,胃汁充足,自能纳食(胃化食赖有酸汁)。鸡内金为鸡之脾胃,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有形淤积可知。且其性甚和平,兼有以脾胃补脾胃之妙。其健补脾胃之奇功,迥非他药所能及也。方中以此三味为不可挪移之品。
玄参《本经》谓其微寒,善治女子产乳余疾,且其味甘胜于苦,不至寒凉伤脾胃,故用之以去上焦之浮热,即以退周身之烧热;且其色黑多液,《本经》又谓能补肾气,故以治劳瘵之阴虚者尤宜也。
牛蒡子体滑气香,能润肺又能利肺,与山药、玄参并用,大能止嗽定喘,以成安肺之功,故加之以为佐使也。
地黄生用,其凉血退热之功,诚优于玄参。
经典配伍
(1)白术、山药:健脾阳、滋胃阴,以调理受损之脾胃,以后诸方锡纯常以此经典组合配伍,不可不重视。
(2)玄参、牛蒡子:玄参性凉多液,走肺肾两经,既能清补于肾,又可清热于肺,尤宜用于肺热咳嗽;牛蒡子清痰降逆,能清肃肺中逆气而止咳喘,锡纯常两药协同而用,后有诸方皆施如此之法。
【张锡纯医案】:
民国二年,客居大名。
治一室女,劳瘵年余,月信不见,羸弱不起。
询方于愚,为拟此汤。连服数剂,饮食增多。身犹发热,加生地黄五钱,五六剂后,热退渐能起床,而腿疼不能行动。
又加丹参、当归各三钱,服至十剂腿愈,月信亦见。
又言有白带甚剧,向忘言及。
遂去丹参加生牡蛎六钱,
又将于术加倍,连服十剂带证亦愈。
遂将此方邮寄家中,月余门人高如璧来函云:邻村赵芝林病劳瘵数年不愈,经医不知凡几,服药皆无效。今春骤然咳嗽,喘促异常,饮食减少,脉甚虚数,投以资生汤十剂痊愈。
审斯则知此方治劳瘵,无论男女,服之皆有捷效也。
名医安俊梅心悟
资生汤是近代名医张锡纯治疗阴虚劳热的第一方。该方主要功效是滋补脾阴。方中重用生山药大滋脾阴,辅以白术健运脾气,以达气阴同补:佐以生鸡内金消食腐积:又用玄参退虚热,牛蒡子润肺滑肠通便。
治疗小儿盗汗,在原方基础上加白芍敛肝,牡丹皮、地骨皮助玄参退虚热,龙骨、牡蛎潜摄浮阳。诸药合用,共奏滋脾敛肝、潜摄浮阳之功。
临床研究发现,应用资生汤加味治疗小儿脾弱肝旺型盗汗,疗效优于钙剂、锌剂。其获效之关键在于滋脾和敛肝协同,补益与消运并举,迅速恢复阴阳平衡,如此图本以治,自然效佳。
司国才心悟一资生汤治阴虚劳热
资生汤是张锡纯先生治阴虚劳热之首方,由生山药、玄参、白术、生鸡内金、牛蒡子组成。
实有阴生阳长、阳生阴应、阴阳兼补、气血并生之妙,且补而不滞,至善至稳,故能救后天濒绝之胃气,培先天将竭之真阴。
用此方加阿胶、白及、藕节、生地黄治肺结核咯血;
加当归、丹参、水蛭治血虚经闭;
加三棱、莪术、水蛭治血瘀经闭;
加焦三仙、木香、炙甘草、大枣治小儿厌食症;
用生山药、白术、鸡内金合金铃子散、左金丸治疗慢性胃炎,均收到满意效果。
司氏认为,方中生山药、白术、鸡内金三味,诚如张锡纯先生所言,确为不可挪移之品,余可临证加减。
且当审病之缓急,急则用汤剂,取其效速;病情缓解后,作散连绵服之,药力衔接,源源相济,且为病家节资,避免用药停辍,多能事半功倍。
摘自:女性养生三步走 : 疏肝,养血,心要修 / 罗大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