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祖宗《和剂局方》又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和剂局方》完整版

此本资料来源于网络
全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神宗时期开始设有惠民局,此部门专责民间医药,并诏医中高手进献秘方。到徽宗药局扩增至七局,汇集名方,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太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奉命校正,厘为5卷,21门,收297方。南宋绍兴十八年药局改称太平惠民局,因此《和剂局方》也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又陆续增添绍兴、宝庆、淳年间等有效验方,改为10卷,分诸风、伤寒、痰饮、诸虚等14门,共788方。继有人将南宋太医助教许洪《指南总论》3卷附入,专论药物炮炙和修治。

太医局在结合了数十年来修订的药方和常见疾病、药物之后,最后修订出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官方组织编写的药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成药之祖,初步统一了中药的制药规范,奠定了成药规范的基础,着实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在《和剂局方》出版之后,中药不再像是以往那般需要长期的跟踪学习才能掌握,新入的中医只需要依照医书当中的制药流程,抓取一定剂量的药材,并按照里面的炮制流程,便可自己制造出有一定药效的药物。

可见宋朝皇帝还是有大格局的, 确实为民所想,古时平民看病真的不容易,往往因为很小的病都可能会致死,或者想看病要走很远路去求医。所以设立惠民局的初衷就是想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让普通人也能看懂的药书,人人可以自医自治自救。想法很伟大,而且书第二章中写到:今世之业医者挟伎以诊疗者则有之矣求其从师以讲习者何鲜也我太祖内设大医院外设府州县医学医而以学为名盖欲聚其人以教学既成功而试之然后授以一方卫生之任由是进之以为国医其嘉惠天下生民也至矣某尝考成周所以谓之医师国朝所以立为医学之故精择使判以上官聚天下习医者俾其教之养之读轩岐之书研张孙之技试之通而后授之职因其长而专其业稽其事以制其禄则天下之人皆无夭阏之患而跻仁寿之域矣是亦王者仁政之一端也。


刻印方式:印刷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十卷
大小:286M
页数:未统计
年代:宋代
作者:太医院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