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发拔掉好还是剪掉好?最好不要这样做!
长白发是衰老过程的正常现象,亚洲人开始长白发的年龄约在30至50岁。不少人觉得白发影响美观,发现后习惯拔掉或剪掉,但也有拔一根长三根的说法,令人焦虑。
白发到底该不该拔掉?直接拔掉会长更多吗?今天就和安利君一起了解!
头发变白与黑色素细胞干细胞(McSC)有关,这些细胞负责产生黑色素,赋予头发颜色。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被困住,无法有效产生黑色素,导致头发变白。
长出白发是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原因是老化,但也涉及生理性、病理性等多种因素。
生理性因素
压力过大:肌肉紧张、血管收缩,影响血液输送和黑色素细胞功能,导致头发变白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12、叶酸、锌、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影响黑色素的合成
长期吸烟:尼古丁影响血管流动,损害黑色素细胞
缺乏运动:血液循环不佳,影响黑色素细胞的正常运作,引发白发
病理性因素
白化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斑秃等)、甲状腺功能异常、脑垂体功能障碍等疾病,也可造成黑色素合成和代谢障碍。
有人认为,白发拔掉毛囊可以养头发,新长出黑发,但毛囊仍缺乏黑色素,即使拔掉,新长的仍可能是白发。另外,毛囊间是独立的,每根头发有自己的专属毛囊提供黑色素,拔掉一根,它所在毛囊受损但不会牵连周围毛囊,不会越拔越多。若经常拔白发,小心带来潜在风险!
损伤毛囊,小心感染
拔白头发会感到疼痛,甚至导致头皮出血,会损伤毛囊,导致毛囊炎或其他头皮问题。如果毛囊受损会增加感染风险,如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毛囊炎 。
经常拔发,易引起脱发
经常拔白头发可能会引起脱发,反复的机械牵拉刺激可能破坏毛囊和毛发的毛鳞片,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甚至永久性脱发。
合理饮食,摄入营养保持均衡
蛋白质是头发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帮助人体合成充足的角蛋白。鸡蛋、牛奶、大豆、鱼肉、牛肉等都是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也可优选富含优质植物蛋白、不含乳糖、不含胆固醇的蛋白补充剂,补足膳食缺口,为头发补足营养。
头发的毛囊需要吸收人体内的铁元素、铜元素来合成黑色素,让头发乌黑油亮,更显年轻。当体内缺乏这两种微量元素时,黑色素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平时多吃黑木耳、动物肝脏、红肉、芝麻、坚果等食物,或者选择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含铁补充剂,其原料既是有机铁又是二价铁,人体更易吸收。
维生素B2、B3、B5对改善白发有很大帮助,是促进细胞再生和毛发生长的重要营养素。全谷物、绿叶菜、奶制品及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也可以通过补充全系维生素B族,相辅相成,改善白发。
头发防晒,减少阳光暴晒时间
紫外线会引起头发表面的脂质流失,导致头发干燥、毛躁、发色变淡。要注意给头皮做好防晒,紫外线强的时候,外出时最好打遮阳伞或戴遮阳帽。
减少烫染,使用专业护理产品
频繁的染发、烫发,会增加对头发的伤害,损伤发质,使头发更加容易变白。
一般情况下,两次烫发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半年。对于已经出现白发的人,更应注意减少烫染次数。
保持愉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日常要保持良好作息,不要熬夜,在11点前入睡,成年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是7至9小时。
学会排解压力,可以进行深呼吸、冥想等,也可加入感兴趣的健康社群,保持心情舒畅。
坚持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尽早戒烟,吸烟与30岁以下人群头发变白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吸烟者提早出现白发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2至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