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本草之淫羊藿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匡庐,就在九江城的南边,严格来说,庐山就是九江的后花园。而这就是杏林文化的发源地,董奉治病救人,不收金银,植树成林的地方。而今年的五一,我们再次拜山,寻访本草,感受中医之美!每天分享一味庐山本草。
庐山本草
淫羊藿
唐代柳宗元诗《种仙灵毗(脾)》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
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
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
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
及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
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鶱。
笑忭前即吏,为我擢其根。
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
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
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
拥覆逃积雾,伸舒委馀暄。
奇功苟可征,宁复资兰荪。
我闻奇人术,一气中夜存。
能令深深息,呼吸还归跟。
疏放固难效,且以药饵论。
痿者不忘起,穷者宁复言。
神哉辅吾足,幸及儿女奔。
周水金拍摄
这是大诗人柳宗元的《种仙灵脾》,仙灵脾,现在正名叫淫羊藿,民间还有三枝九叶草、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刚草等名称,是一个常用的临床本草。
柳宗元在这首诗里,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记叙自己种仙灵脾(淫羊藿)的原因、经过等,既表达了对永州气候环境的厌恶,得病后的痛苦,更表达了渴盼病愈的急迫心情。
细细体味全诗还能发现:虽然诗人当时处境极为艰难,但他没有气馁、颓废,而是坚强不屈,积极治疗。因为他虽然遭贬,但他"辅时及物"的政治信念始终没变,他渴望有朝一日得到起用,期望自己总有一天再出去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事业,可以说,正是这种东山再起的期待心理支撑着他,给他带来了希望和活力。
此诗题为《种仙灵毗》,诗中写了种仙灵毗的原因、经过,写了仙灵毗的药理、药效。但笔墨重点不是放在种药上,而是放在种药原因的叙述和对药到病除的渴盼上。其用心大概就是为了突出境况的艰难,让关心他的人更同情他,为他离开永州重返京城创造机会。
柳宗元现身说法,用诗给淫羊藿做了一次流传千古的广告。
那么,淫羊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本草呢?
顾名思义,淫羊就是容易发情,需求旺盛的羊,藿是指豆类植物的叶子。淫羊藿主产于陕西、山西、湖北、四川、广西、江西等地,关于淫羊藿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在南北朝时期,一位老羊倌在放羊的时候发现了一件怪事。有种生长在树林灌木丛中的怪草,公羊啃吃以后,阴茎极易勃起,与母羊交配次数也明显增多,而且阳具长时间坚挺不痿。老爷子看到之后啧啧称奇。
一天,当时著名的医药家陶弘景在采药途中遇到了老羊倌,听他这么一说,陶弘景顿时来了兴趣。行医多年的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就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
于是,他虚心向羊倌实地请教,又经过反复验证,果然证实这野草的强阳作用不同凡响。后将此药载入药典,记载道: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这里百遍合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也说不定古代的羊就是这么强。)
根据上面这个小故事就能知道,淫羊藿最显著的,也最广为人知的功效就是强阳补肾,它的味道辛甘,性温,走肝肾二经。为补命门、益精气、强筋骨、补肾壮阳之要药,临床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不举、滑精早泄、小便不禁、关节疼痛、手脚无力以及女子不孕等症。
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含淫羊藿甙、挥发油、蜡醇、植物甾醇、鞣质、维生素E等成分。能兴奋性机能,对动物有促进精液分泌作用。还有降压、降血糖、利尿、镇咳祛痰的作用。
此外,淫羊藿还用于治疗痹症,尤其下肢瘫痪疼痛,或筋骨挛缩,手足麻木。
开通这首诗,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利用淫羊藿治疗自己的双腿的真实写照。
看到这里,有些人肯定会问了:既然功效这么厉害,那到底应该怎样食用呢?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泡茶,泡酒:泡茶每次三到四片叶子,加上几粒枸杞即可;泡酒最为常见,效果突出,通常泡一周后即可饮用,每次30-50ml,每天2-3次。不过要想让药效更加明显,建议搭配上鹿茸、红参等药材。提醒一下仅适合肾虚的病人。
淫羊藿入药,仅需要剪下叶子,不要连根拔起,采药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种源,以免影响生物多样性。
提醒:所有临床治疗个体差异很大,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非中医不建议尝试使用
作者简介
棣华医门周水金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主治中医师,九江正德堂中医馆创始人,九江市传统医药促进会会长,江西省传统中医中药研究会《难经》脉法培训班主讲老师。
被九江市中医院评为201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抗疫工作者。
三甲医院工作12年。坚持带队采药10余年,对中草药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临床上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对危重病人的中医救治有较为成熟的方案。
预约看诊或参与采药活动可联系
周医生助理:1917028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