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淫羊藿:“媚药之王”淫羊藿,温肾助阳好帮手
淫羊藿
淫羊藿,又称仙灵脾。李时珍曰: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宜之。至于为何称它为淫羊藿呢?原因于四川北部,村民多有牧羊者,羊食此草后,一天交尾百遍而不殆,故人称它为淫羊,淫羊因常食当地似豆叶(豆叶曰藿)之草故名淫羊藿。
其药用历史悠久,价值较高。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无力、风湿痹痛等症。无论是与其他药物配伍还是浸酒、熬膏,淫羊藿均能发挥出其独特的药效。
由于淫羊藿姿态奇特,叶和花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除了显著的药用价值外,其同样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被广泛用于园艺栽培。
淫羊藿是什么?
淫羊藿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已有千年。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位列中品,是一味常用的补阳药。现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这味药材吧。
药材简介
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千两金、刚前、放杖、干鸡筋、黄连祖、三叉骨等。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所属分类:补虚药—补阳药。
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听说淫羊藿还有个有趣的民间传说,你知道是什么吗?
传说在南北朝时期,一位老羊倌在放羊时发现了一件怪事。有种生长在树林灌木丛中的怪草,叶青,状似杏叶,一根数茎,高达一、二尺。公羊啃吃以后,更易兴奋,与母羊交配次数也明显增多,这让老羊倌感到有些稀奇。一天,当时著名的医药家陶弘景在采药途中遇到了老羊倌,听他这么一说,陶弘景顿时来了兴趣。行医多年的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就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于是,他虚心向羊倌实地请教,又经过反复验证,果然证实这野草的强阳作用不同凡响。后将此药载入药典,记载道: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你知道淫羊藿的应用与配伍吗?
1.淫羊藿配伍巴戟天:巴戟天能够温补肾阳、益精强骨。两者搭配使用,可增强治疗肾阳虚衰、腰膝无力的效果。
2.淫羊藿配伍肉苁蓉: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的作用,搭配淫羊藿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导致的腰膝痿软等病症。
3.淫羊藿配伍杜仲:杜仲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两者并用可有效治疗风湿痹症后期出现的肢体肌肉萎缩、行动无力等症状。
4.淫羊藿配伍威灵仙:威灵仙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与淫羊藿配合可治疗风湿痹症兼见肾虚导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
5.淫羊藿配伍熟地黄:熟地黄主要作用是滋阴养血,与淫羊藿配合可补益精血、补肾助阳,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等症状。
关于淫羊藿,各家都有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淫羊藿,味辛,寒。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2.《名医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
3.《药性论》:亦可单用,味甘,平。主坚筋益骨。
4. 《日华子本草》:仙灵脾,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5.《雷公炮制药性解》:淫羊藿,味辛,性温,无毒,入肾经。主绝阳不起、绝阴不育、茎中作痛、小便不利,益气力,坚筋骨。
哪些地区产淫羊藿呢?
淫羊藿主产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省区。其中,箭叶淫羊藿主产于湖北、四川、浙江等地;柔毛淫羊藿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圆叶淫羊藿主产于甘肃陇南;朝鲜淫羊藿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中医药科普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