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需要终身服药吗,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医生为您讲明白
高脂血症在人群中发病率高,人们现在主要应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1]。他汀类药物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一线用药,它已经和阿司匹林共同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的两大基石,类似于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地位,已经有赶超阿司匹林的趋势。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线用药,应用的人群越来越多,它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他汀类药物都有哪些副作用呢?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哪些?
他汀类药物主要的副作用有:可能引起肌痛或横纹肌溶解症、血糖升高、肝功能损害等,下面我们分开来说。



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长时间服用他汀类药的副作用,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停用他汀类药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三种情况可以停用他汀类药物
我们停用他汀类药,需要看我们服药的目的是什么,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有以下4个方面。
降血脂: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方面的疗效,目前在临床疗效上是最好的,而且是最安全的。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可以选择依择麦布或者是PCSK9抑制剂来降血脂,但疗效均不如他汀类的疗效好。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硬化形成的硬化斑块,分为稳定的硬斑块和不稳定的软斑块。软斑块容易发生碎裂、脱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之后可以将不稳定的软斑块转化为稳定的硬斑块,从而减少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抗炎作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血管壁上的炎症反应,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壁上的聚集,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逆转斑块作用:在部分患者身上,经过药物长期应用之后,可能出现血管内的斑块减小甚至消失。
每个人应用他汀类药物,其目的都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目的不同而选择停药时间。以下三类人可以选择停药。
出现了需要谨慎处置的副作用:例如出现了肌痛或是横纹肌溶解症;转氨酶异常升高,达到正常高值的三倍以上;合并有肝脏淤血,胆红素升高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都需要停用他汀类药物。同时,需要用其他的降胆固醇药物来控制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患者没有其他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也从未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类患者的胆固醇如果降到正常范围内,就可以选择停药。但必须及时复查血脂化验,如果胆固醇再次升高,还需要再次服药。用药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和逆转斑块:从未发生过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这类患者在口服药物两年以后,如果各项血化验都正常,而且动脉硬化血管内的斑块已经消失,可以考虑停用他汀类药物,但一样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果出现病情再次加重,请及时再次服用药物。
如果既往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千万不要私自停药,以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总之,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相较于其他的同类药物,是疗效最好,也是最安全的药物。不要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私自停药。服用药物带来的好处是远远大于我们需要承担的风险的。

以上就是张医生关于什么时候可以停用他汀类药物的一些个人的观点,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留言或点赞,创作不易,感谢支持。如果您对高脂血症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请您关注我。我是神外医生,张伟,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 邹淑连,邱勤卫.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695-4696.
[2] 朱 烽 ,刘玮玮 ,明晓星. 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