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降脂药,该如何正确选择?全面总结!
如何选择他汀?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这篇内容怎么就这么长,因为小孩没有娘,你要相信你能看完,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他汀的发展历史,是人类对抗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部史书,他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仍旧砥砺前行,生生不息!
他汀是一个大家族,并不指特定的一个药,如果论辈分,他汀一共有三辈,第1代他汀(爷爷辈),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第2代(儿子辈),包括氟伐他汀;第3代(孙子辈),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真可谓是层出不穷,长江水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传宗接代,繁衍生息!

洛伐他汀在1987年诞生于美国,是全球第1款商业化他汀,相当于第1个螃蟹,是他汀的鼻祖,说实话,就像全世界造出的第1辆汽车一样,不是很成熟,属于一种脂溶性他汀,容易出现肝损伤,还有就是头痛、头晕等症状,和阿托伐他汀一样,主要通过肝酶CYP3A4代谢,吃不了阿托伐他汀的,也就吃不了洛伐他汀,10%经肾排泄,83%经粪便排泄,廉颇老矣,夕阳西下,现在都不怎么提了,但是作为他汀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我们还是对他肃然起敬!我国的血脂康里面含有的就是洛伐他汀,是从红曲里面提炼出来的,相对副作用要小一点。

辛伐他汀在1988年诞生于瑞典,是对洛伐他汀的改良,比洛伐他汀上市就晚一年,一上市就直接把洛伐他汀给干了,打的落花流水,狼狈不堪,直接隐姓埋名了,而辛伐他汀在当年扶摇直上,堪称当红小生,风靡一时,属于一款脂溶性他汀,一般剂量是20~40mg,属于中等强度的降脂药物,属于短效药物,需要在晚睡前吃,由于属于脂溶性药物,也是通过肝酶CYP3A4代谢,肝功异常的要多一点,肌肉损伤的也要多一点,一定要监测肝功和肌酸激酶,注意是否有肌肉疼痛,13%经肾排泄,60%经粪便排泄,但现在风光不再,瘦死的骆驼站在马路边,回想当年无尽的辉煌,感叹人生的变幻无常,人走茶亦凉!

普伐他汀在1989年诞生于日本,虽然属于较早的第1代他汀,但品质优良,具有中等的降脂强度,是除了匹伐他汀之外,第2个对血糖影响小的,因为其属于水溶性他汀,不怎么伤肝,肌肉毒性弱,对神经系统影响甚微,药物安全性良好,属于短效的降脂药物,建议在晚睡前服用,20%经肾排泄,71%经粪便排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已年迈不堪,现在降血脂领域,仍然有一席之地,独树一帜,散发光彩,涛声依旧,傲视群雄。

氟伐他汀在1993年诞生于瑞典,属于第2代他汀唯一的一个,是个独苗,属于中等强度的降脂药物,对肾比较友好,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无需调整用药剂量,属于水脂双溶性他汀,主要是肝代谢,大约有2%的人可能出现肌肉损伤、肝功异常,个别的可以出现横纹肌溶解引发肾功能衰竭,5%经肾排泄,90%~95%经粪便排泄,受到后起之秀的冲击,氟伐他汀显得有点平淡,有点黯然,被冷落了,躲在墙角一个劲儿掉眼泪,如果不提,差点都忘了。

阿托伐他汀1997年诞生于美国,像炸雷一样横空出世,给全世界吓一跳,属于最新的第3代他汀的第1款,一般剂量是10~20mg,是一种强效的降脂药,而且作用时间长,服药时间不受限制,选择一天当中一个固定时间就行,尤其是对冠心病、心梗、支架、搭桥以及外周血管斑块的,基本上就是首选,稳定动脉斑块是相当哇塞,而且对肾损伤非常小,属于脂溶性他汀,主要经肝代谢,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异常、血糖升高、肌肉损伤等,也不能太大意,2%经肾排泄,90%以上经粪便排泄,目前正是中流砥柱,降血脂和稳定斑块的扛把子,受人追捧,粉丝无数!

瑞舒伐他汀在2003年诞生于美国,是最新的第3代他汀的第2款,紧随阿托伐他汀之后,来势汹汹,大有超过前者之势,属于一款强效的降脂药物,而且作用时间是最长的,降胆固醇最厉害的,属于水溶性他汀,主要经肝代谢,部分经肾代谢,发生肝损伤、肌肉损伤的概率低,对睡眠影响也小,用药安全性高,大部分人都能耐受,这个强劲的对手,让阿托伐他汀倍感压力,10%经肾排泄,90%经粪便排泄,经过一番血雨腥风,最终大浪淘沙,瑞舒伐他汀站稳了脚跟,让世人刮目相看,趋之若鹜,引领时尚,与阿托伐他汀大战一触即发,鹿死谁手,拭目以待。

匹伐他汀在2003年诞生于日本,这是日本产的第2款他汀,属于最新第3代的第3款他汀,虽然前面有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两位大哥,排行老三,但匹伐他汀毫不示弱,勇于挑战权威,是一款中强效的他汀,而且属于长效他汀,较低剂量就能达到较强的降脂效果,一般尽量为1~2mg,属于脂溶性他汀,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经胆汁排泄,在肠道重新吸收再起作用,该说不说,循环利用,咋研究的呢,而且对血糖的影响最小,对于血糖不正常、糖尿病前期的可以考虑,而且肝功异常、肌肉损伤的发生率也较低,比较友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也少,2%经肾排泄,90%以上经粪便排泄,行事低调,办事踏实,逐渐被大家认可,是一颗冉冉的新星!

关注心内科王医生,健康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