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业余学习行动垂体瘤科普一——无功能腺瘤
最近感觉视力减退,眼睛看不清,怎么回事?
你这是老花眼,没事,岁数大了都这样。
可能是白内障吧,去眼科看看。
眼睛看不清一定是眼睛本身的问题吗?
不一定,要警惕垂体瘤在作怪!
垂体位于大脑腹侧面,是神经内分泌组织,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组成,被认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它的下级单位有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0%。垂体腺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者居多。
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和相应功能性垂体腺瘤症状体征。
垂体瘤的临床分类有很多方法,根据肿瘤有无内分泌功能分为两大种,一种是无功能腺瘤和功能性腺瘤。
今天我们着重了解一下无功能腺瘤,因为该肿瘤起病隐匿,早期主要表现为间断头疼症状,多数患者并未在意并及时就诊,等到了出现视力下降甚至近乎失明了才去医院就诊检查,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诊断及治疗时机,因此要格外引起关注。
老百姓普遍存在谈瘤色变的心理,一听到脑子里长了个瘤就非常害怕,虽然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也大可不必。
1.其实垂体瘤并不可怕
实际上,垂体瘤的发生率非常高,正常人做垂体MRI扫描,发现垂体形态异常的概率高达1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静止的、无内分泌功能的微小垂体瘤。
这种垂体瘤,多数不需要治疗,定期检查随访即可。当垂体瘤产生压迫症状或内分泌症状时,就需要治疗了。
判断一个垂体瘤患者是否需要治疗,怎样治疗,必须由专科医师(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来综合评估。
2.垂体瘤的治疗效果很好
首先,垂体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其次,治疗垂体瘤有手术、药物、放射线等多种手段。这些手段的合理应用,绝大多数垂体瘤可获得治愈或长期缓解。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关于无功能腺瘤的手术的问题。
发现了垂体瘤就一定要手术吗?前面咱们也讲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垂体瘤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肿瘤很小(一般<1cm,属于微腺瘤)且内分泌学检查无异常发现的无功能腺瘤,就可以不必急于手术治疗,可以动态复查头MRI随访观察;如果肿瘤巨大并且已经造成视力的下降、视野缺损,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手术治疗了。
垂体瘤手术一定要开颅吗?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提高,绝大多数垂体瘤都可以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方式来安全切除,相对于开颅手术来讲,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垂体瘤术后出院了就彻底治愈了吗?不是这样的,任何肿瘤尤其是垂体瘤术后要定期复查随访。一方面是观察治疗效果、及时掌握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并调整用药;另一方面是观察肿瘤是否切除干净、有无肿瘤复发。因为虽然垂体腺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60%-90%患者可以完全切除肿瘤。但是垂体腺瘤复发率较高,资料报道复发率为7%-35%,复发垂体瘤还可以再手术或放射治疗。因此,垂体腺瘤患者需定期随诊,观察临床症状、监测垂体功能和行影像学检查以进行疗效评价。总的来说,大多数垂体瘤可以治好或长期带瘤生存。垂体瘤恶变为垂体癌的可能性非常小。
专家介绍

张茂彬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现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转化医学分会常委;辽宁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基层卫生学会脊柱分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外科急危重症专业委员会理事;丹东市脑损伤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擅长:重症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临床急危重症的综合治疗。在神经内镜治疗垂体瘤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对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手术及系统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致于研究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推广。发表核心期刊1篇,国家级学术论文5篇,省级论文1篇,曾获得丹东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