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诊断垂体瘤的方法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那么,诊断垂体瘤的方法有哪些呢?
诊断垂体瘤的方法:
1、MRI检查不但可以清楚地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而且可以描述与周围结果的关系。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但还有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2、蝶鞍像:为基本检查之一。在垂体瘤很小时蝶鞍可以没有变化,由于肿瘤日渐长大, 可致蝶鞍扩大、骨质破坏,鞍背侵蚀等。
3、CT扫描:采用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后,可显示出5mm大小的垂体腺瘤。更小的肿瘤 显示仍有困难。
4、内分泌学检查:应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直接测定脑垂体的生长激素、催乳素、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滤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等,对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5、PET是目前唯一能灵敏而准确的定量显示肿瘤细胞代谢与血供、增殖与调亡、受体分布与基因表达等生物行为的变化,与CT图像融合,能准确定位肿瘤异常生物行为的立体部位,最大限度的实现肿瘤生长代谢旺盛区域的准确勾画。
通过上述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几种诊断垂体瘤的方法,我们知道这是帮助大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