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读片丨易误诊的垂体瘤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2岁。因双眼视力模糊,多饮多尿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和支气管扩张。
影像资料:
诊断:鞍区占位:垂体瘤。
垂体瘤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
诊断要点:
➤垂体瘤直径<1cm者称为垂体微腺瘤;直径>1cm者称为垂体大腺瘤;
➤微腺瘤多有分泌功能,以泌乳素瘤最多见,好发于青年女性;
➤大腺瘤一般无分泌功能,发病高峰约40岁以上;
➤微腺瘤病灶较小,诊断主要观察增强图像上病灶强化高峰晚于正常垂体,动态增强早期表现为相对低信号;
➤大腺瘤易发生出血、囊变、坏死,间接征象包括:蝶鞍扩大,垂体柄移位,鞍底下陷,当肿瘤向上突入鞍上池时,在鞍隔区受硬膜限制,呈束腰征。
鉴别诊断:
➤Rathke裂囊肿:微腺瘤主要与此疾病鉴别,信号与脑脊液一样,有时TI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无强化。
➤颅咽管瘤:约半数以上发生于20岁以前,主要位于鞍上区,肿瘤以完全囊性或部分囊性多见,多有钙化,垂体瘤钙化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