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介绍412——小建中合剂(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或腹痛)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白芍
小建中合剂 《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
组成与制法:桂枝111g,白芍222g,甘草(蜜炙)74g,生姜111g大枣 111g。【制法】 以上五味,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甘草、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560ml;白芍、生姜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用稀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后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另加饴糖370g,再浓缩至近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与桂枝挥发油,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即得。口服,一次20~30ml,一日 3次,用时摇匀。
功能与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附:方解:
小建中汤为建中第一方,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