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最怕寒和湿,教你4个中成药,暖脾胃,祛寒湿,横扫体内寒湿
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功能好,我们人体才能健康,但是脾胃最怕寒和湿,如果脾胃被寒湿侵袭,我们就会生百病,那为什么脾胃最怕寒湿呢?

这个要从脾胃的特性说起,五脏六腑就像我们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和喜好,脏腑也是各自也有自己的特性和喜好。
《黄帝内经》中记载说,胃喜暖恶寒,意思就是胃很敏感,喜欢温暖的食物,如果我们经常吃冰凉寒冷的食物就出现胃痛,胃胀,不消化等症状。所以胃不能受寒,中医还有,脾喜燥恶湿的说法,就是脾只有在干燥的环境才能正常的工作,如果脾虚生湿,我们就会出现腹胀,大便不成型,全身乏力不想动等症状,同时脾的正常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脾胃一个怕湿,一个怕寒,这就是脾胃的特性和喜好,脾胃是后天之本,我们人体的各个脏腑的营养,气血的生成,都靠脾胃来提供,如果脾胃遭到寒和湿侵袭,我们就会百病丛生,所以想要脾胃健康,我们就需要把体内的寒和湿都赶跑。脾胃健康我们才能免疫力高,抵抗力强。

那该怎么样调理脾胃呢,今天医生给大家分享4个中成药,教你辨证自己的情况,用对药,好的快。

如果你是经常肚子胀,没有食欲,大便不成型黏马桶,消化不良,打嗝吐酸水,总感觉胃中有气堵着,舌苔多是有齿痕舌,舌苔白。这多是脾虚有湿气了 ,可以参考一个平胃丸,如果你乏力严重,全身无力,可以搭配一个参苓白术丸,这样一个健脾,一个利湿燥湿,标本同治疗。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你平时胃痛,消化不良,稍微吃一点凉的就拉肚子,整天手脚冰凉,怕冷,腹部胃部总是冰凉,自己看下舌头,舌头胖大,齿痕明显,这个情况属于寒湿困脾,我们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来温阳散寒,如果寒气比较重,怕冷明显,可以再加金匮肾气丸,补肾温阳,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足了,脾胃的寒湿就能很快的排出。

中医讲的是治未病,所以平时对脾胃的保健,胜过所以有的药物,我们平时该怎么养胃保健呢?我们可以少吃或不吃冰镇的饮料和食物,少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平时肠胃不太好,我们可以按摩一下足三里穴,足三里可以强壮脾胃,是一个保健大穴,民间常说常按足三里,胜过吃老母鸡,说明足三里的补益作用是非常强大了。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