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他汀类药物,您需要了解这些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有确凿证据表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有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增加,77%是由于血液中胆固醇升高所引起的。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一致显示,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缺血性卒中等)危险。他汀类已成为防治这类疾病最为基础的药物。因此,如何有效且安全地使用他汀类药物就显得非常重要。
■■1.什么人需要服用他汀?
(1)高胆固醇血症,包括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2)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的预防和治疗。
■■2.不同人群血脂控制的目标范围
从上述化验单中我们可以看到,LDL-C的参考范围是2.10-3.10mmol/L。那么,是不是LDL-C在正常范围,就不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呢,事实并非如此,针对不同疾病类型,我们需要控制的LDL-C目标水平是不同的。
表1不同人群LDL-C控制的目标范围
■■3.服药时间、调整剂量时间
他汀类药物每天仅需服用一次。由于肝脏合成胆固醇高峰期在夜间,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短效他汀,如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宜在睡前30分钟给药,辛伐他汀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促进药物吸收,也可在晚餐后顿服,而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由于半衰期比较长,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服药,并不受进餐时间影响。
他汀类药物治疗2周内可见明显疗效,4周可见最大疗效,因此剂量调整时间间隔应为4周或更长。长期治疗后停药,药效可维持4~6周。而对于明确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即使LDL-C控制在目标范围,也需要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
表2他汀类药物的常用剂量及服药时间
■■4.他汀类的常见不良反应
任何药物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总体而言他汀类药物比较安全,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常见腹痛、便秘、胃肠胀气、疲倦等。肝功能异常和相关肌肉不良反应是他汀类药物的两大严重的不良反应。
表3 他汀类药物的两大严重不良反应
■■5.发生不良反应后怎么办?
首先需审视是否与合并饮食、药物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如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服用了红霉素、克拉霉素、三唑类抗真菌药、环孢霉素、他克莫司、地尔硫卓、维拉帕米、非诺贝特、大剂量西柚汁等,可增加他汀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停用合并药物后,不良反应可减轻或消失。
(1)肌肉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图):
(2)肝功能异常的处理:
FDA已得出结论,他汀类药物相关严重肝损伤罕见且不可预知。此外,常规的监测尚不能有效地检测或预防严重的肝损伤,因此,不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进行常规的肝功能监测。但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约有20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因此我们仍需关注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起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前,监测肝功能水平。对用药前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查明原因,评估他汀类药物的适用性。用药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可按以下流程处理:
■■6.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您需要定期监测哪些指标?
(1)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须监测血脂、肝功能、心肌酶谱
(2)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监测流程图如下:
■■7.生活方式调整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策略。无论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1)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
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小于300mg/d,一般人群摄入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1%。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 g 膳食纤维(其中7~13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
(2)控制体重
肥胖是血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的超重或肥胖者的能量摄入应低于身体能量消耗,以控制体重增长,并争取逐渐减少体重至理想状态。减少每日食物总能量(每日减少300~500kcal),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可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维持健康体重(BMI:20.0~23.9kg/m2),有利于血脂控制。
(3)身体活动
建议每周5-7 天、每次30min 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应由专业医生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
(4)戒烟限酒
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可以选择戒烟门诊、戒烟热线咨询以及药物来协助戒烟。饮酒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尚无确切证据,提倡限制饮酒。
■■
8.哪些人不宜使用他汀类药物?(1)对他汀类药物及辅料过敏者;
(2)胆汁淤积和活动性肝脏疾病患者;
(3)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且原因不明者;
(4)孕妇、哺乳期妇女。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2.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
3.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