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他汀类药物大盘点,有何差异?
7种他汀类药物大盘点,有何差异?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治疗的首选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以及匹伐他汀。不同药物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一)药动学比较
他汀类药物虽然结构类似,但其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却有很大的区别。
7大类他汀在体内的吸收及分布
项目
血药达峰时间/h
生物利用度/%
血浆蛋白结合率/%
洛伐他汀
2.0~2.9
<5
>95
辛伐他汀
1.4~3.0
<5
>95
普伐他汀
1.0~1.3
18
50
氟伐他汀
0.5~1.0
29
>95
阿托伐他汀
1.0~2.0
12
>95
瑞舒伐他汀
3.0~5.0
20
88
匹伐他汀
1.0
51
>96
7大类他汀在体内的代谢及排泄
项目
肝药酶代谢途径
活性代谢产物
经胆汁/尿排泄/%
血浆清楚半衰期/h
洛伐他汀
CYP3A4
有
70/10
3~4
辛伐他汀
CYP3A4
有
60/13
3
普伐他汀
不需要
无
70/20
2
氟伐他汀
CYP2C9
无
95/5
1
阿托伐他汀
CYP3A4
有
98/2
11~14
瑞舒伐他汀
CYP2C9
有
90/10
20
匹伐他汀
CYP2C9
\
~100/2
12
(二)疗效比较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代偿性增加了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使得肝脏对脂蛋白的清除能力增加,从而达到降脂的作用。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降低胆固醇幅度如下表所示。
降胆固醇强度
药物及其剂量
高强度
(每日剂量可降低LDL-C≧50%)
阿托伐他汀 40~80mg
瑞舒伐他汀 20mg
中等强度
(每日剂量可降低LDL-C25%~50%)
阿托伐他汀 10~20mg
瑞舒伐他汀 5~10mg
氟伐他汀 80mg
洛伐他汀 40mg
普伐他汀 40mg
辛伐他汀 20~40mg
注:阿托伐他汀80mg中国患者经验不足,请谨慎使用。
(三)药动学比较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组织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这与其亲脂亲水特性相关。大部分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匹伐他汀、氟伐他汀)属于脂溶性他汀,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属于水溶性他汀,而阿托伐他汀属于脂水双溶性他汀。
与脂溶性他汀相比,水溶性他汀不易透过细胞膜的脂质层,但可以通过肝细胞表面的输送载体,选择性进入肝细胞。因此,水溶性他汀能够选择性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而对肾上腺、性腺、心脏、大脑等部位的胆固醇合成影响较低。
(四)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其肝脏损害主要导致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他汀类药物均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有研究显示:①阿托伐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②通过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450酶)进行代谢的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不通过CYP450酶进行代谢的他汀;③ 脂溶性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水溶性他汀;④不同剂量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序为:高强度阿托伐他汀、低强度洛伐他汀、中强度阿托伐他汀、高强度瑞舒伐他汀、中强度普伐他汀、中强度辛伐他汀、中强度匹伐他汀、中强度瑞舒伐他汀。
(五)肾功能不全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CKD 1~3期,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无需减量;CKD 4~5期,阿托伐他汀可无须减量,辛伐他汀应减量使用,而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均应谨慎使用;不推荐未使用他汀的透析患者开始他汀治疗,但已开始他汀治疗的透析患者可继续使用,除非出现副作用。
CKD患者是他汀相关肌病的高危人群。在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或eGFR<30 ml·min-1·1.73m-2时,他汀类药物易导致发生肌病,并且发病风险与他汀剂量密切相关,应避免大剂量使用。
(六)服药时间
他汀类药物作用于HMG-Co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和胆固醇的合成有日夜节律性,正午时最低午夜时最高。因此,半衰期较短的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适宜睡前服用,而半衰期较长的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可在1 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
END
参考文献
[1]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8):2331-2341.
[2] 常用他汀类药物的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07:1112-1117.
[3] 广东省他汀类药物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J/OL].今日药学:1-17.
[4] 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01):15-28.
丰医药师在您身边
内容|张培
编辑&审核|临床药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