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常用他汀类药物的区别,一文讲清
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7个,分别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这些他汀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除此之外还有抗炎、稳定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左心室功能以及抑制免疫反应等效应。
他汀类药物耐受性好,一般不良反应为口干、腹痛、便秘、流感样症状、消化不良、转氨酶升高、肌病等。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种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使用过程中需要予以注意。
根据结构改造顺序,他汀类药物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性质类似,降脂强度为中效,辛伐他汀更为常用。普伐他汀为中效他汀。
第二代:氟伐他汀,是第一个全人工合成的他汀类药物,为中效他汀。
第三代: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为人工合成的对映体。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为强效他汀,且长效;匹伐他汀为中效他汀,且长效。
7种他汀类药物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适应症不同
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也用于合并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而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的患者。
普伐他汀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较明显,但对甘油三酯基本没有降低作用。
氟伐他汀具有直接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延缓内膜增厚的功能。用于饮食控制无效的高胆固醇血症。
阿托伐他汀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或饮食控制无效杂合子家族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瑞舒伐他汀用于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匹伐他汀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2、水溶性、吸收率不同,用法和用量不同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亲脂性较强,口服吸收率低,与食物同服可增加吸收,因此服用时间为晚餐时最佳。洛伐他汀剂量一日1次20mg;辛伐他汀剂量一日1次10mg。
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三者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口服不受食物影响,因此三者的服用时间为睡前服用。普伐他汀剂量一日1次10-20mg;氟伐他汀剂量一日1次20mg;匹伐他汀剂量一日1-2mg。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两者的吸收也不受食物影响,因此服用不受时间和食物限制,一日内任何时间服用均可。阿托伐他汀剂量一日1次10mg,起始剂量为每日10mg,最大使用剂量为每日80mg;瑞舒伐他汀剂量一日1次5-40mg,开始治疗时应从5mg开始,需要时增至20-40mg,不宜开始时直接用40mg。
3、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耐受性好,一般不良反应口干、腹痛、便秘、流感样症状、消化不良、转氨酶升高、肌病等。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哪种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使用过程中需要予以注意。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亲,中国药店公众号长期公开征集稿件,如您欲抒发心声、记录生活、分享经验……可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将作品发送到yaodian2019@163.com(邮箱),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温馨提示,投稿时请注明联系方式。
告诉别人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