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用药教育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调脂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如:冠心病、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的防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使用也非常广泛。下面,药师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为例,对常用他汀类药物的用药教育进行讲解。
01
用药目的
心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血脂或胆固醇较高、血液黏稠致心脏动脉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变狭窄,心脏得不到及时的血液和氧供而产生胸闷、心悸、胸痛等症状。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LDL-C,这种胆固醇降低与冠心病病死率和总病死率降低有明显关系。他汀类药物还可以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甚至可以使斑块消退,不至于脱落造成更严重的堵塞(如心梗、脑梗等)。
02
用法用量及服药时间
注意: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前,应向医生或药师提供详细的病史及用药史。
03
血脂控制目标及复查时间
冠心病患者ASCVD发病危险分层为极高危,其降脂治疗的主要干预靶点为LDL-C,其控制目标为1.8mmol/L以下[1]。血脂复查时间及处理如下:
04
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10%):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和腹痛,通常在继续用药后缓解。
(2)严重不良反应(罕见,发生率为0.01%-0.1%):
①肝功能异常:
②横纹肌溶解: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若出现了原因不明的肌肉疼痛、肌无力或痉挛,特别是在伴有不适和发热时,排除常见的原因后(如运动和体力劳动),应立即就医并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若CPK≥5ULN,或肌肉症状严重(即使CPK<5ULN),应停用他汀类药物。
05
生活教育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1)调整饮食结构:①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宜占总能量的50%-65%,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②脂肪: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③蛋白质:尽量可以选择优质蛋白如深海鱼、虾等优质蛋白。④盐:减少钠盐摄入,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先减30%,逐步达到每天食盐摄人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2]。⑤使用他汀期间不宜饮用喝大量的柚子汁,如每天饮用超过1.2L可致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增加,可能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2)控制体重:肥胖是血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的超重或肥胖者的能量摄入应低于身体能量消耗,以控制体重增长,并争取逐渐减少体重至理想状态。减少每日食物总能量(在保证基础供能的情况下,每日减少300-500kcal),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可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维持健康体重(BMI=20.0-23.9kg/m2),有利于血脂控制。
(3)加强锻炼:建议每次30min左右、每周5-7天的中等强度运动。对于ASCVD患者应先进行运动风险评估[3],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相应的锻炼。
(4)戒烟: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ASCVD,并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5)限制饮酒:中等量饮酒(男性每天20-30g乙醇,女性每天10-20g乙醇)能升高HDL-C水平。但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TG血症患者TG水平进一步升高。饮酒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尚无确切证据,提倡限制饮酒。
(6)合并用药: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前,宜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他汀类药物与多种药物均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合并用药需慎重。例如:果胶会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吸收,应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2小时或4-6小时后给药;与胺碘酮合用,可增加他汀的血药浓度,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增加,合用时需监测横纹肌溶解的症状或体征,并监测CPK水平。
健康医疗
他汀类药物在ASCVD的防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长期、规律用药是取得更多心血管获益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2.
[2]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组.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5):467-477.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7):575-587.
欢迎扫码关注!
西南医大中医院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衷心静配,守护用药安全;
追求卓越,引领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