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药物是心脑血管的“保命药”,但长期吃有副作用,请及时复查
他汀类药物
健康科普
对于他汀类药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三高人群,是比较熟悉的。其主要的目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是,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也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今天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Q
为什么他汀这么受欢迎?
第一:调血脂作用。他汀具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它最强的作用就是降低蛋白质的密度,而且它还能够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第二:抗炎稳定斑块。他汀可以很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原理上就可以很好地利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同时还可以稳定和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长期服用他汀,有哪些副作用?
心脑血管专家表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引起5大不良反应:
1
肌肉的损害:
主要表现为肌病、肌痛、肌炎或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是他汀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较低(约0.02%)。
2
肝损伤:
他汀类药物可能影响肝细胞色素代谢, 诱导肝转氨酶升高、呈现肝毒性。大多为剂量依赖性, 仅有1%~3%出现转氨酶升高。服药3个月内患者, 通常停药后数周或数月可缓解。
3
肾损伤:
通过横纹肌溶解症诱发肾小管阻塞, 导致肾小管损伤和局部缺血、坏死。他汀治疗期间可出现不明原因的良性蛋白尿, 这可能与其可抑制小分子量蛋白质的肾小管重吸收有关。
4
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1)增加胰岛素抵抗, 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2)胰岛素信号传导障碍, 减少脂肪细胞分化, 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3)导致细胞胆固醇积聚和胰岛功能障碍, 进而诱发糖尿病。
5
其他不良反应:
如认知功能障碍、增加癌症风险,较为少见。
医生提示
他汀药物的使用虽然方便常见,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并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
扫
码
关
注
若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心脑健康大讲堂并转发给更多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