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几大副作用,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及其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年,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应该如何科学地权衡长期用药的获益和不良反应风险呢?那么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他汀的几大副作用。
1
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
早期临床试验及长期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发现,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存在相关性。但一般停药后肝酶水平即可下降。
处理:
✔1.他汀类药物治疗开始后或剂量增加后的4-8周复查肝功能,如无异常,则逐步调整为6-12个月复查一次。
✔2.如AST或ALT超过正常上限值(ULN)3倍,应暂停给药,且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3.轻度的肝酶升高小于正常值上限3倍,并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的患者,可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部分患者升高的ALT可能会自行下降。
2
他汀类药物的肌毒性
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肌病,严重时偶可致命。虽然该药的此种不良反应少见,发生风险约为0.04%-0.2%,每100万人中的死亡率为0.15。
处理:
↪1、若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可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调脂药(如依折麦布、贝特类、烟酸缓释片等),不仅能达到全面调脂的目标,还能减少单独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药物用量,减少相关肌病的发生。
↪2、如果连续检测CK呈进行性升高,应慎重考虑减少他汀类药物剂量或暂时停药。然后决定是否或何时再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
↪3、一旦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必要时住院进行静脉内水化治疗。
3
对肾功能的影响
有病例报道,他汀类药物对肾脏可能有损害作用,但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很少观察到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肾脏损害。
4
对血糖的影响
使用标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不仅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轻度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但无论是绝对风险还是与他汀类药物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相比,该风险的实际危害都很低。
5
对脑卒中的影响
RCT证据表明,他汀治疗可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有些研究发现,他汀治疗增加脑出血风险,但未得到证实。
他汀带来的益处很多,危害也存在,所以我们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要定期复查,不适随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往期推荐
专
家
介
绍
胡喜田 主任
石家庄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四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
石家庄市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健康学会心血管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脏联盟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康复学组副组长
石家庄市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常委
专家出诊时间
出诊时间:周一、周五全天
出诊地址: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方北路院区,石家庄市方北路九号 二楼心内科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