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十六年“抑郁症”黑锅,原来是“垂体瘤”惹的祸
今天好多了,烧退了,吃饭也香了,精神也慢慢好起来了……
11月16日,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病区的龚叔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旁陪护的爱人也宽心了不少,并向赵家胜主任询问服药事宜。
说起龚叔叔的病,老两口的话匣子就打开了,16年前,因为情绪低落、时常迷迷糊糊、睡眠质量差,龚叔叔被确诊为抑郁症,已经服药十多年,目前每天需要吃4种抗抑郁和帮助睡眠的药物(见图1)。
图1.16年来患者一直坚持服用4种抗抑郁症药
此次因为持续3天的发烧、咳嗽,龚叔叔来到内科就诊,病人当时发烧到39℃,我们马上将他收治入院,进行了常规检查。接诊的黎小林医生说到。内分泌科殷东华主任在查房时发现患者声音嘶哑、皮肤细腻、腋毛和阴毛脱落,结合患者平时有情绪低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以及此次一个小小的上呼吸道感染竟然引起高热、极度乏力、恶心呕吐、显著低钠和低氯等现象,觉得患者的病情不简单,于是请来了大内科主任、内分泌专家赵家胜教授查看患者,赵主任听完病史汇报、仔细分析了检查结果,发现患者的雄激素(睾酮)水平、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皮质醇)全线下降,尤其是体现男性雄激素水平的睾酮指标不到7ng/dl(见图2)。
图2. 垂体激素(FSH/LH、TSH、ACTH)和靶腺激素(睾酮、T3/T4、皮质醇)同步降低
结合这些表现,特别是检验报告中不寻常的各项激素指标下降,都共同指向这些内分泌激素的司令部—脑垂体,所以,我们将此作为重大‘嫌疑’,立即做了头颅核磁共振(MRI)。赵主任很为内分泌团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清晰的临床思路骄傲,果不其然,一枚瘤体赫然出现在了MRI影像中(图3),1.1*0.7cm的块头把脑垂体卡得死死的,凶手终于找到了,原来是脑垂体长期受到肿瘤压迫而萎缩,久而久之导致垂体功能减退,脑垂体这个司令部偷懒了,它所控制的内分泌腺体如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也跟着一起罢工,分别引起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会引起雄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出现腋毛、阴毛脱落和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怕冷、乏力、声音嘶哑、记忆减退和情绪低落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引起乏力、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低血糖、低血压甚至昏迷。
图3. 垂体核磁共振(MRI)显示垂体瘤向鞍上生长(箭头所示)
进一步进行眼科检查时还发现,龚叔叔已经有部分视野缺损,这是由于脑垂体肿瘤往上生长压迫视神经所致,正常人轻轻松松视觉扫描到的区域,在龚叔叔身上已经打了折,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少困扰。严重时会引起失明,如果肿瘤往下长,会顶破颅底导致脑脊液鼻漏。如果向两侧发展会压迫海绵窦,海绵窦里面有许多颅神经,比如压迫面神经就会引起面瘫,压迫动眼神经,会引起眼睛运动障碍等等。解除这些压迫症状,需要及时的手术治疗。赵主任指着肿瘤解释到。
作为司令部的脑垂体长期无法发号施令,身体缺乏正常的适应能力,所以患者即使遇到普通的感冒、发烧,身体的反应也很强烈,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恰当,甚至会迈不过这个对别人来讲只是很小的一个坎儿。亭林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了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的暗礁,及时补充了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和甲状腺激素—优甲乐,患者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在密切观察下,医生将患者吃了16年之久的抑郁症药物停掉,患者的状况仍然很稳定,困扰多年的抑郁症帽子从此彻底摘掉。
谢谢医生,把我家老头子的毛病终于识清爽了,再也不用吃这么多药了!龚叔叔的爱人对意外确诊非常满意。近年来,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的确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对于临床医生来讲,诊断精神疾病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在充分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才考虑精神疾病的诊断,因为这个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一辈子,甚至整个家庭的幸福。
文字 I 殷东华 晓敏
图片 I 黎小林
编辑 I 万万
审核 I 胡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