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型垂体瘤】不做手术也能好!
泌乳素型
垂体瘤
今天上午来的患者,面露微笑,神情愉悦。根据经验判断,这位患者肯定恢复得很好。果然,一询问病史,患者说,我是来复查垂体瘤的,吃了两年药,人人都说我气色好!
怎么回事呢?这事要从两年前说起。两年前,患者老葛58岁,总感觉浑身没劲,精神和心情也不好,总出虚汗。老葛也是心大的人,他想:自己肯定是更年期了!男人也有更年期,对吧?肯定是更年期!
但是别人的更年期出出汗、犯犯懒、发发脾气也就过去了。老葛的更年期却越更越重了——持续剧烈的头疼、视力也变得模糊——这一切告诉老葛:不是更年期那么简单。
老葛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三博脑科找到闫长祥。做了头颅核磁后,闫长祥告诉他——你这是垂体瘤。
再做个垂体激素检查。结果出来后不得了——血清泌乳素水平达到2740ng/ml。而正常人的血清中泌乳素水平最高值一般不会超过20ng/ml。现在可以明确诊断了——泌乳素型垂体瘤。
面对这个检查结果,老葛说:完了,得开一刀了。闫长祥却对他说:不用开刀也能治你的病。怎么回事?原来:对于泌乳素高的垂体瘤,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图1)。溴隐亭就是此类药物。
单纯服用这类药物治疗高泌乳素垂体瘤的案例,之前我们就报道过——小赵,大家伙儿还记得吗?如果不记得,可以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我们回顾一下:
这类药物为什么能治疗泌乳素型垂体瘤呢?三博内分泌科主任宋风霞是这么说的:
REC
听从了闫长祥的建议,老葛选择服用溴隐亭来治疗垂体瘤。这两年的效果怎么样呢?来看看下面的视频:
从以上视频看来,老葛恢复得不错,不但气色好了,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都好了。最关键的是,垂体瘤比以前缩小了很多,质地也不像之前那么实心了。没开刀,垂体瘤也治愈了一大半。
再来看看今天的泌乳素水平化验单,结果怎么样了呢?服用溴隐亭两年,泌乳素水平从2000多下降到12.7ng/ml!
由于肿瘤还有留存,所以溴隐亭还是要继续吃,等肿瘤进一步缩小,再进行下一步治疗。祝福老葛早日康复!
小贴士
脑健康科普
泌乳素型垂体瘤
1
泌乳素型垂体瘤定义
泌乳素瘤是由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量泌乳素(PRL)引起的下丘脑-垂体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闭经、溢乳、不孕(育)、高泌乳素血症及垂体占位性病变。有临床症状的泌乳素微腺瘤一般不会长成大腺瘤。部分腺瘤有侵袭性,出现腺瘤增大及血PRL升高。在垂体功能性肿瘤中发生率占首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
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泌乳腺瘤的治疗取决于两个因素:肿瘤大小和高PRL血症是否引起症状。药物治疗(多巴胺激动剂)为首选,国内主要是溴隐亭治疗,国外有卡麦角林治疗。若药物效果差或有药物抵抗时,可考虑经蝶窦手术治疗。即使大腺瘤合并脑神经压迫症状时也可先试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有时治疗效果可以很快出现。放疗仅作为辅助治疗。无论何种治疗方案,必须定期监测PRL。
01
药物治疗
首选药物治疗。溴隐亭经过20多年的临床观察,表明它在降低血清PRL水平、缩小肿瘤、改善视野缺损及脑神经受压症状、恢复性腺功能等方面,取得显著的疗效。目前有多种新型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问世,如培高利特、喹高利特、卡麦角林等。
0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为经蝶窦手术,经口腔或鼻-蝶窦途径,进行选择性腺瘤组织切除,保留垂体正常组织。但部分患者可能不能完全切除干净,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鼻漏、尿崩症、颅内感染、视觉系统损伤以及腺垂体功能减退等。手术可以减少药物治疗的需求量,患者术后对药物的抵抗性有所改善。
0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仅为一种辅助手段,可防止肿瘤增大;但其降低PRL水平慢,恢复排卵性月经不满意,常用于外科术后未能获得痊愈者。垂体放疗的并发症有下丘脑功能不全、腺垂体功能减退、视路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坏死、继发性脑部恶性或良性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