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总结
前言:科里好多老年男病人都有前列腺增生的病史,好多都在服用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今天来学习一下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

01 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

02.流行病学
组织学上BPH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发生在40岁以后,60岁男性人群中BPH的发生率>50%,80岁时高达83%
03.病因学
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条件。
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间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的。
BPH发生的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04.病理生理改变
BPH导致前列腺部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胱高压并出现相关排尿期症状。随着膀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继发于BPH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其主要原因是膀胱内压力升高。
06.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BPH患者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LUTS):

三、诊断:
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考虑BPH的可能。

1 为明确诊断,需做以下临床评估。

2.量表评估
建议使用有效的症状评分问卷,症状评分有助于评估和确定主要症状。推荐使用的量表有IPSS、QoL、IEF,可选ICIO-MLUTS量表。


3.排尿日记(推荐):
排尿日记以夜尿或尿频为主的下尿路症状患者应记录排尿日记。
4.体格检查(强烈推荐)

5.尿常规(强烈推荐) :
可以确定下尿路症状患者是否有血尿、蛋白尿、脓尿及尿糖等
6.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强烈推荐 )
血清PSA值和前列腺体积相关,血清PSA与BPH的相关性为0.3(ng/ml)/ml,与前列腺癌为3.5(ng/ml)/m123]。
血清PSA升高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指征。一般临床将PSA≥4ng/ml作为分界点。
血清PSA作为项危险因素可以预测BPH的临床进展,从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7.肾功能检测(推荐)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配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BPH导致的BOO可以引起肾功能损害、血肌酥升高。
既往研究显示,出现LUTS症状的患者中有11%可出现肾功能不全,是否进行肌肝检测主要取决于病史、临床症状、是否出现肾积水等。
8.残余尿量测定(PVR)(推荐)
残余尿量可以通过经腹部超声或者导尿测定。
通常采用50m作为残余尿是否阳性的标准,
使用这一标准预测膀胱出口梗阻的阳性预测值为63%,阴性预测值为52%。
9.尿流率检查(强烈推荐)
尿流率检查有两项主要指标(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和尿量,其中Qmax更为重要。
10.影像学检查

11,尿动力学检查(可选择)

12尿道膀胱镜检查(可选择)

有镜下/肉眼血尿病史,怀疑尿道狭窄或膀胱肿瘤的患者建议行尿道膀胱镜检查。
四、临床进展性的评价与预测
(一)BPH临床进展性的定义
BPH的临床进展性是指随着病程的延长,BPH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进行性加重的趋势。BPH患者接受外科治疗是疾病进展的最终表现形式。

(三)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五、治疗:
非手术治疗:

1、观察等待

2、行为改进及饮食调整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1.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储尿期的膀胱刺激症状。
根据尿路选择性可将α受体阳滞剂分为非选择性a受体阻滞剂(酚明)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多沙哗、阿夫哗嗓、特拉哗嗓)、高选择性a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αA>αD>αB,蔡派地尔αD>αA>αB,赛洛多辛αA>αD>αB。


2.5α还原酶抑制剂(5-ARIs)
(1)作用机制和5α还原酶的分型:
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DHT)的转变进而降低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下尿路症状的治疗目的。

3.M受体括抗剂
M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M受体兴奋性,缓解逼尿肌过度兴奋,降低膀胱敏感度,从而改善BPH患者的储尿期症状
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为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
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主要有索利那新

4.β3受体激动剂
膀胱逼尿肌表达B受体,后者兴奋后可以导致逼尿肌舒张。米拉贝隆

x
5.磷酸二酶V型抑制剂(PDE-5Is)
通过增加细胞内单磷酸环鸟昔,从而降低逼尿肌、前列腺和尿道平滑肌张力。一氧化氮和磷酸二酷酶5(PDE-5)也可能改变脊髓的反射通路和尿道、前列腺或膀胱的神经传递
目前欧洲国家批准他达拉菲用于男性LUTS治疗,5mg,每日1次。

6植物制剂植物制剂
7.中药
8.联合治疗
(1)α1受体阻滞剂联合5α还原酶抑制剂

(2)α1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拮抗剂

(3)α1受体阻滞剂联合β3受体激动剂:

(4)α1受体阻滞剂联合PDE-5抑制剂
(5)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PDE-5抑制剂
(三)外科治疗:


来源 | Wangluyao 梦醉诗瑶 ,以上内容仅供分享学习交流,文章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