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破瘀汤】,疏肝温肾破瘀,集大效于一身,小便自通!
《四圣心源·血瘀篇》中有一破瘀汤,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不错的疗效,它由丹皮、桂枝、甘草、茯苓、丹参、首乌、桃仁、干姜组成,全方功效合为可疏肝破血、清除郁热、健脾温肾之能。

其中丹皮秉疏肝化瘀、清风泻热之力;
桂枝可升阳而擅通络;
甘草补中益气,调解诸药之性;
茯苓功专利水渗湿;
丹参和桃仁,两者持活血通瘀之要;
何首乌可益补肝肾,柔筋养血;
干姜温中散寒,善暖脾肾,可达行郁降浊阴,升陷止泄之用。
诸药合用,可凝瘀破除,血随肝气而升,血瘀痼结得破,则通尿利窍,小便畅利。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破瘀汤的魅力,一元便整理了一则医案,便是用这破瘀汤做加减法进行治疗。
【医案分享】
患者42岁,主诉慢性前列腺炎。

刻诊:
1. 尿频量少,尿淋漓涩痛;
2. G丸、小腹、会阴部胀痛;
3. 情绪抑郁、焦虑;
4. 尿道浊白;
5. 想法下降,举而不坚;
6. 乏力困顿,四肢畏冷;
7. 易怒易躁,心烦失眠;
8. 食欲不振,大便稀溏;
9. 舌淡紫有瘀斑,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黄白腻,脉沉细而弦。

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诊断:精浊
辩证:脾肾两虚,肝郁血瘀
治法:健脾益肾,疏肝活血

对于患者的这些症状,该如何辩证,感兴趣的可以接着看,一元给大家分析一下。
(1)G丸、小腹、会阴部胀痛
患者久病,导致脾肾两虚,中气失运,肝脾不升,肝气则无法升发,下陷则凝瘀,肝郁生热,久瘀入络,凝滞而痛,故出现G丸、小腹、会阴部胀痛。
(2)尿频量少,尿淋漓涩痛、尿道浊白
因肝气下郁,溺窍不畅,加之湿浊下注,便会出现尿频量少,尿淋漓涩痛、尿道浊白的症状。
(3)想法下降,举而不坚
因肾阳亏衰,导致此症。

(4)乏力困顿,四肢畏冷
因脾土湿寒,无法温阳四肢,则出现此症。
(5)食欲不振,大便稀溏
因脾运化功能失常,故导致此症。
(6)易怒易躁,心烦失眠
因患者久病不愈,情绪越发失控,肝郁化火,热扰心神,则导致这些症状。
(7)舌淡紫有瘀斑,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黄白腻,脉沉细而弦
因脾肾湿寒、肝郁血瘀所致。

结合上方症状,一元拟方【破瘀加减汤】:
丹皮、桂枝、甘草、茯苓、丹参、桃仁、干姜、何首乌、泽泻、当归、菟丝子、小茴香、金铃子
此方便是以破瘀汤作为基底进行加减,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方解:
破瘀汤全方共奏健脾温肾、疏肝破瘀之力,可改善肾阳不足,瘀血阻滞等症状,助力尿道通畅。
再在此基础上配以下方药材,效果更佳:
小茴香,温可祛寒,辛可散痞,兼之其归肝肾经,亦可暖肾益肝,滋补肾水而助肝气温升,改善尿频量少等症。

泽泻,因其清湿热,利小便之益,故可治小便不利、尿少等症,可助力患者增加尿量,加速排尿。
金铃子,苦寒即可泻肝热,擅于舒肝行气,活血止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尿涩痛等症状。
菟丝子,肝肾得补,亦可固精缩尿,有益于濡养宗筋。
当归,补血活血之力,可除瘀而滋力血液新生,止痛之症。
诸药合用,祛邪而不伤正,排尿正常。
患者服用7剂,叮嘱其保持心情愉悦,戒烟酒,禁食肥甘之物,反馈会阴部坠痛缓解,小便稍频,其余症状有所好转,故去上方金铃子,加王不留行、神曲,续服14剂,患者诉疾病消失未复发,生活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