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神吐槽:莫言聊头发,贾平凹说秃顶
中国有两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一个是屠呦呦,另外一个是莫言。这里要说的就是后者,莫言。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8月19日莫言在广州南方国际文学周上作《喧嚣与真实》演讲说,自己最近十几年来,他一直为头发疏松烦恼,这次来广州却发现,好多男人剃了光头依然很美,回去后他也要考虑剃个光头。
其实,莫言应该确实是比较在意头发,2013年4月19日,莫言新作《盛典——诺奖之行》首发,在首发仪式上,莫言把文学与人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头发与人的关系。如果不在意的话,或许也不会这么联想比喻。
莫言说,如果满头黑发当然很好,如果像我这样头发很少,也活得很好。如果有很多小说,很多诗歌,很多作家和诗人,当然很好,但是这些东西少一点,大家 也能活下去。但一个人死亡以后,埋在地下,过了多少年被人挖出来,你会发现他的一切都化为泥土,只有头发还存在。社会上很多东西都发生变化,不再存在,但是文学还在。
上图是莫言与路遥的合影,头发相当的多。2014年8月19,莫言说自己最近十几年来,他一直为头发疏松烦恼。一个名满天下,誉满天下,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真的是被头发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其实,除了莫言,还有另外一个大作家,贾平凹也在意头发,他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是中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
因为秃顶,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秃顶》,文章中贾平凹说:一秃顶,脑袋上的风水就变了,别人看我不是先前的我,我也怯了交际活动,把他的,世界日趋沙漠化,沙漠化到我的头上了,我感到非常自卑。从那时起,我开始仇恨狮子,喜欢起了帽子。但夏天戴帽子,欲盖弥彰,别人原来不注意到我的头偏就让人知道了我是秃顶,那些爱戏谑的朋友往往在人稠广众之中或年轻美貌的姑娘面前说:还有几根?能否送我一根,日后好拍卖啊!
莫言、贾平凹他们的烦恼,其实很好解,并且你也能回答的了:第一,他们可以选择植发,比如足球明星鲁尼的脱发,就是用植发治好的。另外,法布雷加斯发际线后移,也做过植发。这两个人,你应该有所耳闻。第二,他们可以选择吃药,比如可以选择曹启泰曾经代言过的非那雄那片,如果你不知道曹启泰是谁,那么你应该知道英国的威廉王子,全球人气偶像贾斯丁比伯,就建议他吃非那雄胺片。第三,如果你看过《宿醉》、《摩登家族》等美国电影电视剧的话,你应该知道他们可以选择用米诺地尔。
他们都已年近60,莫言2014年的时候,还说自己的头发,可见爱美是每个人的天性。欢迎大家通过评论本文,说说你身边有没有被脱发困扰的人,他们不知道上文说的三种方法,或者他们采用的方法是那些,供阅读本文的网友们分享交流。如果你的亲朋好友有脱发现象,你想成为他们朋友圈中的意见领袖、知发达人,帮助他们,订阅头发帮,关注头发健康即可,我们将在后期的文章中推送更多脱发、健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