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秃顶的男人更聪明,而且更能干,原来竟然真的有人做过研究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着聪明绝顶的说法,不知道这是对于秃顶人士的真赞美,还是由秃顶人创造的自我安慰的词语。
但在现代我还真就发现了与之相类似的正经研究:光头男人是否比他们同时代的男人更有男子气概?(更能干?)
在国内的说法是秃顶的男人更聪明,但在国外的说法则是更具有男子气,那么问题来了,国外是如何研究这个男子气的呢?
在国外的这篇文献研究中,选取了2836个20至49岁之间的男性来研究他们的射精频率以及性伴侣的数量,但结果和结论却对秃顶的人充满了恶意:
秃头与射精频率之间无显着关联,但秃头男性拥有超过四个女性性伴侣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研究的人群中,光头男人似乎没有比他们同时代的男人更健壮。
什么时候的研究还能有四个性伴侣?我看完整个研究直接裂开。
而相似的,在韩国的一项研究中,超过90%的非秃头男人和女人(更常见于后者)认为秃头的男人年龄较大且吸引力降低,但是年轻人脱发会让他们显得更温和。虽然看着这样的研究我的心里很不开心,但是年龄较大这个也太真实了吧,还有这个更温和是认真的吗?
来我们继续来看:有些患者对脱发有强烈的情感担忧,可能每天花费数小时强迫自己照镜子,检查并重新梳理头发,并遭受相当大的社交焦虑和沮丧,而这种情绪会严重加重秃顶的可能性。
对于我自己而言,也会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发际线又后退到哪里了,但是每天花费数小时着实有些夸张,社交焦虑和沮丧也并没有那么大,毕竟我是在高中就死死地记着75%秃顶概率的有男子气概的人,虽然后来发现秃顶概率只会比75%更高···
在没有阅读任何文献之前,我想:我爸是秃顶但我妈不是,祖父是秃顶但外祖父不是,那不管怎么说我秃顶的概率都不可能高于该死的75%吧。
结果我大意了啊,没有闪。论文很快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高度可遗传的疾病,遗传率估计超过80%。
不是吧不是吧,为什么我从这么小就要承受秃顶的压力哇,这不公平!
本来是想看看文献降低一下这个秃顶的概率,结果确实是有点出乎我的预料了。但是既然知道了早秃晚秃都得秃,而且焦虑情绪对脱发的影响又那么大,也就没必要天天顾虑着这件事了。
而且一读文献,发现那么多高影响因子的文献都是和秃顶有关的研究,不禁觉得自己身在这个群体里,不仅对医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甚至对于职称的晋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样想着想着,我就慢慢释怀了,在一片寂静和黑暗中,我缓缓举起我的右手,轻轻挠了挠所剩无几的头发,又有那么几根静止期的小可爱调皮地落在了键盘上,我熟练地将它们一口气吹开,没事,不去数它,它就不可能超过200根。
爬上床之前我看了看手机,已经一点多了啊,我关上灯,黑夜给了我一头黑色的秀发,可我却用它换来了秃顶。
虽然秃顶的男人也许不是更聪明或者更能干,但是秃顶的男人绝不轻易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