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心得:由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治疗思路
在上周六的临床跟诊中,来了几位同是面瘫的患者,其中一位是因带状疱疹引发的面瘫,老师着重向我们讲解了这类面瘫在治疗上的特点与思路,现进行简单地回顾、梳理与总结。
一 、概念
当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时会引发面瘫,同侧出现外耳道疱疹,耳后或者耳内疼痛,又称为亨特(hunt)综合征。

二、临床案例
患者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女性,第一次发现面瘫非常及时,早上起床后单纯感觉面部僵硬不适,还未出现口角歪斜等症状,在两小时内就赶到医院进行治疗。
因面瘫属于初发,一般在三天内病情会达到高峰,现在还可能继续发展,老师认为现先不要用针灸去刺激它,刺激了或许还会加重,服激素药可能有所缓解,嘱口服西药隔一天再来复诊。
第二次来是发病的第三天,面部仍僵硬不适,口角歪斜,自诉耳廓里有点痒痛,可观察到右耳明显比左耳红肿,然后用手电筒照耳廓里面,可见少许小水泡。
老师道,这下可明确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患者先是出现面部表情肌群功能障碍,带状疱疹一般在第五、六天发出,过了一周基本不会发,而这位患者在第三天就发出了疱疹,临床上属于比较少见的。
普通的面瘫一般与受风寒有关,病机为络脉空虚,风邪入络,而带状疱疹以受热毒为主,相当于现在医学中病毒感染。
因此,在疾病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上与平时所见的普通面瘫均有所不同。
三、治疗方案
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用针刺、放血、灸法、中药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内毒素的排泄,有助于控制感染。
一、针刺:取合谷、曲池、太阳、地仓、颊车、风池、翳风等少阳、阳明经穴,施用泻法,起到清热的作用。

二、放血:在耳后阿是穴或肿胀处压痛点放血,可起到排热毒的效果。
三、灸法:施灸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在患侧施用灸或神灯照射,以皮肤潮红为度,体现热证用灸的思想。
四、中药:牵正散辛温只适用于风寒痰证,对于热邪未清者,初期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反之则无效或加重病情。清热解毒中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黄连、大黄等,适当可配合祛风通络化痰之品,如僵蚕、地龙等,使得热毒得以清除。
另外,还应配合西药加强效果,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加上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药,防止病毒进一步侵犯。
四、预后与调摄
1、本病大多在发病后1-2周开始好转,平均1-2个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约2/3的患者面瘫可完全恢复。
2、一般认为有糖尿病,心血管疾患及老年患者预后较差,面瘫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三个月病情基本固定下来,半年以后难以根治,因此,一旦发现面瘫要及时治疗。
3、近期不要饮酒、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以加重热毒,需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本人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信仰中医,业余爱好写作,乐意将自己平时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悟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在文字中相见,共同学习与进步,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