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缠腰”偏爱哪几种人?带状疱疹急性期需要的5种治疗药物
带状疱疹在民间俗称蛇缠腰、蛇盘疮、缠腰龙、缠腰火丹等等,典型的表现是皮肤成片发红,上面有水疱,这些皮疹在皮肤表面沿神经支配区域进行分布,一般是条带状,所以叫做带状疱疹,这种病还有一个特征是剧烈的神经疼痛,十分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偏爱哪几类人呢?
年轻人的发病率约为 1‰,50 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到 5‰ 以上,而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可高达 4‰~12‰。性别比例方面,男女之比约大为 3 : 2。也就是说,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疱疹病毒。
婴幼儿也会得带状疱疹,由于引起带状疱疹和水痘的是同一种病毒,小孩子多以水痘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就尽量让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小孩子避免接触感染源,按时接种水痘疫苗。
暴躁易怒的人也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患上带状疱疹前,都处在急躁易怒的状态中。甚至有些人在受到外界刺激骤然发火后,很快就发生了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红肿、疼痛不已。肝在志为怒,怒而无节则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火热之邪熏蒸皮肤,易发为带状疱疹,尤爱发于肝经循行部位,如胁肋部。

带状疱疹的急性期应该用哪些药物治疗呢?
带状疱疹患者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胸神经、颅神经,其次为腰骶神经。病程一般为2-3周,老年人为4-5周,一般不会致命,但是带状疱疹神经痛痛起来要人命,尤其是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一旦患病,需要在急性期与时间赛跑,及时进行科学治疗,防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治疗药物通常为以下4类:
1、抗病毒药物
患病后,按时、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病毒药物是基础。在最初72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最为有效。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此外还有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轻症口服即可,重症可选择静脉滴注,用药期间要多喝水,避免药物在肾小管内沉积,同时肾功能不全患者避免用阿昔洛韦。针对皮疹,均可辅助应用抗病毒外用制剂,比如阿昔洛韦凝胶、安达芬乳膏等,持续用药7〜10天,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2、营养神经药物
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直接攻击神经且凋亡的神经细胞很难再生,因此在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调节受损的神经至关重要。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都可作为对症治疗药物,重症患者可以选择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甲钴胺。

3、止痛药物
疼痛剧烈的患者除上述治疗之外,还需给予止痛治疗。若无禁忌证,首选起效快、作用强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若止痛效果不佳,可考虑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不仅具有止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痛阈(对疼痛的忍耐力)。一般情况下,钙通道拮抗剂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不作为急性期的常规用药。但有不少研究表明,在急性期使用该类药物也能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4、局部用药
除了以上的治疗,预防皮损区感染、加速皮疹愈合的局部治疗也很重要。疱疹未破时,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疱疹破溃后,可酌情用3%硼酸溶液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用0.5%新霉素软膏、2%莫匹罗星软膏等。

老年患者,好了也不能掉以轻心
与年轻人相比,年老体弱者患带状疱疹的症状往往更严重,有些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即便皮损已经好了很久,但局部的疼痛感仍然强烈,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因为在发病早期,病毒对神经的损伤较重,或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局部神经未能完全修复好,所以疼痛感强烈并持久。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一般会潜伏在神经元中,一旦宿主的免疫力下降就会活跃起来。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一生只得一次带状疱疹,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而言,也会出现复发。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好了也别掉以轻心。在日常养生方面,可以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休息,多加调养。
总之,得了带状疱疹并不可怕,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顺利痊愈,而在带状疱疹急性期(两周内)及时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尤为重要,切莫迷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