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带你了解带状疱疹的传染性及预防措施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串疮、蜘蛛疮等,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近年来,该病在人群中较为常见。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会逐渐升高,尤其是 50 岁以上人群相对更易患病。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艾滋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几率也会增加。
带状疱疹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非法定报告传染病,具有一定传染性。
带状疱疹的传染病学特征
带状疱疹的传染源:带状疱疹的传染源主要是带状疱疹患者。患者水疱中的液体含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使未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感染水痘。
带状疱疹的传播途径:
1. 直接接触传播:与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直接接触,尤其是当水疱破裂后,病毒可能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给他人。
2. 空气飞沫传播: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可能有少量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
1.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抵抗力减弱。
2. 免疫力低下者:如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HIV 感染者等。

3. 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的人:这类人群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可能受到影响。
4. 近期曾患过重大疾病(癌症)或经历大手术者。
5. 未感染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这类人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相对更容易感染后发病。
带状疱疹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接种疫苗: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可降低发病风险。
2.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减轻精神压力等,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免疫状态。
3.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带状疱疹患者的皮疹处直接接触,尤其是其水疱液。
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
5. 预防感染:积极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防止因感染导致免疫力下降。
6. 管理基础疾病: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积极控制病情,改善免疫功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虽然是一种传染病,但也不用过度恐慌,日常注意适当防护即可。如果你身边有带状疱疹患者,要记得对患者采取适当隔离措施,尤其是避免与婴幼儿、孕妇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密切接触。同时,带状疱疹患者自身也应注意保持皮疹部位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病毒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