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撕裂”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建议收藏)
距腓前韧带撕裂
定义
●是指距腓前韧带纤维的破裂,发生部位多沿着前外踝至外侧关节面前方其附着处
症状和体征
●外踝急剧的持续性加重锐痛
●患者主诉损伤时听到响声
●淤斑
●外踝肿胀
●常存在防痛步态
●患肢不能独立站立
●疼痛致足内翻受限
●负重时疼痛
●患侧卧位受限
流行病学
●发病率:40岁之前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40岁以后女性好发
●常有踝扭伤
●与跑步和跳高相关
●常存在滑囊炎和肌腱炎
●多发生于外伤后,包括长期反复的应力性损伤
●可与韧带发育不全有关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上单纯性踝扭伤无特征性发现:可用于运动后的急性损伤的诊断
●X线片排外骨损伤
●踝关节脱位的诊断优先选择MRI或US
●不明确诊断时可选择应力摄片
影像学表现
●急性损伤:局部软组织肿胀和水肿;局灶性韧带破裂
●慢性损伤:
●距腓前外侧间隙瘢痕形成并扩大:可能为反应性滑膜炎;局部前外侧创伤区
●韧带不规则增厚
●韧带缺失
其他检查
●实验室查检排除关节炎
●关节腔穿刺以排除结晶性滑膜关节炎
●关节腔穿刺以排除感染
鉴别诊断
●钙化性肌腱炎
●踝关节隐性骨折,特别是外踝处骨折
●跗骨隐性骨折
●反复三角肌韧带损伤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
●血栓性静脉炎
●踝关节滑膜炎
●踝关节内紊乱症
●肿瘤
治疗
●保守疗法:许多案例中局部用热、冷、简单的镇痛剂及非甾体类抗炎剂可改善症状
●物理疗法:轻度拉伸、适当的运动及深部热治疗方式都对部分患者有所帮助
●负重康复模具或CAM(踝运动控制)行走靴对久坐患者可能有效
●外科治疗:持续疼痛或进行性功能丧失的患者需外科治疗
图1轴位T1加权的MR的关节造影图像:一个正常的、低信号强度距腓前韧带(箭头)
图2(A与B)连续轴位T1加权MR关节造影图像显示:距腓韧带完整断裂,只有一小近端残留物(虚箭头)。比正常关节部呈高信号(星号)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微信号:yxsrx-
关注方法:
按住图片3秒钟,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